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研究的背景及科学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坡面侵蚀类型的划分及垂直分带性特征 | 第16-17页 |
·坡面侵蚀过程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上方汇水汇沙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20-21页 |
·坡面侵蚀的水力学特性及其动力机理研究 | 第21-23页 |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25-38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 | 第27-32页 |
·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坡面水蚀方式演变过程研究的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不同汇水流量条件下坡面侵蚀演变、产沙过程研究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汇水坡长和汇水面积对坡面侵蚀过程影响的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试验模型及设备 | 第30-32页 |
·试验过程 | 第32-36页 |
·准备试验土槽 | 第32页 |
·降雨过程的观测与径流泥沙样采集 | 第32-35页 |
·观测项目及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试验资料计算与分析 | 第36-37页 |
·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产流量与产沙量计算 | 第36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产沙贡献分析 | 第36-37页 |
·流速与侵蚀沟槽水深、水宽的计算分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坡面侵蚀方式演变与侵蚀产沙过程研究 | 第38-53页 |
·上方汇水汇沙与坡面片蚀—细沟-切沟侵蚀演变过程 | 第38-46页 |
·坡面片蚀—细沟侵蚀演变过程 | 第38-42页 |
·坡面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演变过程 | 第42-44页 |
·连续模拟降雨过程中侵蚀方式演变过程观察 | 第44-46页 |
·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46-50页 |
·沟蚀(细沟和切沟)在不同阶段的产沙贡献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降雨强度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53-62页 |
·降雨强度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53-56页 |
·降雨强度及侵蚀方式演变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56-61页 |
·降雨强度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56-57页 |
·侵蚀方式演变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上方汇水强度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62-85页 |
·试验设计 | 第62-63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产流过程的影响 | 第63-68页 |
·坡面有、无上方汇水情况下径流量的变化过程 | 第63-67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径流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68-70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及其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70-83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70页 |
·坡面有、无上方汇水情况下的侵蚀产沙过程 | 第70-75页 |
·坡面上方汇水流量与坡面侵蚀产沙量的关系 | 第75-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地形因素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85-101页 |
·试验设计 | 第85页 |
·坡度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和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85-90页 |
·坡度对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86-87页 |
·坡度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87-90页 |
·汇水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 第90-98页 |
·汇水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 第90-94页 |
·坡面侵蚀产沙量与汇水坡长的关系分析 | 第94-96页 |
·汇水坡长与径流含沙量的关系 | 第96-98页 |
·侵蚀产沙量与汇水面积的相关分析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及侵蚀产沙过程 | 第101-127页 |
·坡面侵蚀-沉积-搬运及上方含沙水流引起的侵蚀产沙量 | 第101-109页 |
·上方汇水汇沙的侵蚀产沙作用 | 第109-111页 |
·上方汇水汇沙对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111-116页 |
·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变化过程 | 第111-115页 |
·有上方汇水汇沙与无上方汇水汇沙时坡面径流含沙量对比分析 | 第115-116页 |
·上方汇水汇沙对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 | 第116-124页 |
·含沙水流强度与坡面侵蚀产沙量的对比分析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八章 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动力学机理 | 第127-142页 |
·坡面侵蚀过程中水流水力学参数的动态变化 | 第127-133页 |
·坡面水流的基本水力学特性和不同侵蚀方式的形成 | 第127-128页 |
·坡面侵蚀过程水流水力学参数的测算 | 第128-129页 |
·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坡面侵蚀过程中水流水力学参数变化 | 第129-132页 |
·水力学参数与坡下方净侵蚀产沙量的关系 | 第132-133页 |
·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及其侵蚀产沙的动力分析 | 第133-140页 |
·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和侵蚀产沙过程的动力学基础 | 第134-136页 |
·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和产沙过程的侵蚀动力计算与分析 | 第136-140页 |
·三种侵蚀动力理论的比较 | 第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九章 侵蚀方式演变过程与坡面形态变化 | 第142-151页 |
·地面侵蚀形态三维数据的获取与DEM 制作 | 第142-144页 |
·地形测针仪的设计 | 第142-143页 |
·坡面侵蚀形态的测量 | 第143页 |
·地面侵蚀形态数据处理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制作 | 第143-144页 |
·坡面侵蚀形态演变过程与阶段特征 | 第144-147页 |
·坡面侵蚀DEM 的比较及沟蚀量的计算 | 第147-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第十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51-155页 |
·研究结论 | 第151-154页 |
·黄土坡面侵蚀方式演变与侵蚀产沙过程 | 第151页 |
·降雨强度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151-152页 |
·上方汇水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152页 |
·坡度、汇水坡长和汇水面积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过程的影响 | 第152页 |
·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坡面侵蚀产沙过程 | 第152-153页 |
·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动力学机理 | 第153页 |
·坡面侵蚀发育过程与坡面形态变化 | 第153-154页 |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1页 |
致谢 | 第161-163页 |
作者简介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