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葡萄顶枯病 | 第8-9页 |
| ·葡萄顶枯病的起源和分布 | 第8页 |
| ·葡萄顶枯病的症状 | 第8-9页 |
| ·葡萄顶枯病病原菌 | 第9-16页 |
|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 | 第9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9-15页 |
| ·葡萄顶枯病的致病机理 | 第15页 |
| ·寄主范围 | 第15页 |
| ·菌种的保藏 | 第15页 |
| ·致病性检验(回接检验) | 第15-16页 |
| ·葡萄顶枯病的防治 | 第16-17页 |
| ·栽培防治 | 第16-17页 |
| ·化学防治 | 第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 ·材料 | 第19页 |
| ·试验对象 | 第19页 |
| ·培养基 | 第19页 |
| ·试剂 | 第19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 ·方法 | 第19-24页 |
| ·标本的采集及病情分析 | 第19页 |
|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以及初步形态学筛选 | 第19-20页 |
| ·DNA 的提取 | 第20页 |
| ·特异引物PCR 鉴定 | 第20-22页 |
| ·PCR-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第22页 |
| ·疑似菌株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22页 |
| ·致病性检测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 ·典型样本症状 | 第24-25页 |
| ·菌丝体初步筛选 | 第25页 |
| ·疑似菌株PCR 鉴定 | 第25-27页 |
| ·木质部直接 PCR 鉴定 | 第27页 |
| ·PCR-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第27-28页 |
| ·疑似菌株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28-31页 |
| ·疑似菌株 ITS 区 PCR 扩增 | 第28-29页 |
| ·菌株 ITS 区测序结果及对比结果 | 第29-31页 |
| ·致病性检测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2-34页 |
| ·样本症状的观察与确定 | 第32页 |
|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 附录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