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改革方向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第13-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动机 | 第14-15页 |
三、经营者的界定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 | 第18-19页 |
一、理论创新 | 第18-19页 |
二、方法论创新 | 第19页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结论 | 第19-24页 |
第二章 经营者选择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4-46页 |
第一节 国内学者的观点评述 | 第24-27页 |
一、民营化论 | 第24-25页 |
二、国企职工参选论 | 第25页 |
三、提名权与否决权分离论 | 第25-26页 |
四、外部竞争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国外学者的观点评述 | 第27-46页 |
一、经营者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二、经营者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29-46页 |
第三章 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 第46-7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6-48页 |
一、董事会的产生 | 第46页 |
二、董事会的内部治理作用 | 第46-47页 |
三、董事会的有效性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下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 第48-54页 |
一、不完全信息下董事会解雇低能力经营者的策略选择 | 第48-52页 |
二、不完全信息下董事会甄别经营者能力的最优机制 | 第52-54页 |
第三节 经营者控制与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 第54-58页 |
一、经营者控制 | 第54-56页 |
二、模型分析 | 第56-58页 |
第四节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与经营者选择 | 第58-71页 |
一、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作用 | 第59-61页 |
二、控制权市场约束经营者选择的模型分析 | 第61-68页 |
三、结论 | 第68-71页 |
第四章 政府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 第71-98页 |
第一节 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71-84页 |
一、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71-72页 |
二、我国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内部治理 | 第72-77页 |
三、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外部治理 | 第77-84页 |
第二节 政府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机和能力 | 第84-91页 |
一、引言 | 第84-85页 |
二、政府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机 | 第85-86页 |
三、政府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能力 | 第86-91页 |
第三节 政府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弊端与制度根源 | 第91-98页 |
一、政府官员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弊端 | 第91-92页 |
二、政府官员难以选出优秀经营者的制度根源 | 第92-98页 |
第五章 经营者选择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98-129页 |
第一节 经营者选择方式的分类与比较 | 第98-106页 |
一、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方式 | 第98-103页 |
二、政府主导下经营者的选择方式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106-129页 |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优点及样本的选择依据 | 第106-107页 |
二、红塔集团的经营者变更 | 第107-112页 |
三、通用电气公司的经营者选择 | 第112-120页 |
四、红塔集团和通用电气经营者选择的比较 | 第120-129页 |
第六章 经营者变更、公司治理与业绩的实证分析 | 第129-162页 |
第一节 引言和相关文献 | 第129-130页 |
第二节 样本和相关指标的描述 | 第130-142页 |
一、经营者变更的总体分析 | 第130-131页 |
二、公司内部治理变量与经营者变更 | 第131-136页 |
三、股权结构改变与经营者变更 | 第136-137页 |
四、公司业绩与经营者变更 | 第137-138页 |
五、其他控制变量 | 第138-142页 |
第三节 经营者变更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142-154页 |
一、总经理变更的影响因素 | 第142-146页 |
二、董事长变更的影响因素 | 第146-150页 |
三、非计划退休离任的总经理和董事长变更的影响因素 | 第150-152页 |
四、结论 | 第152-154页 |
第四节 经营者变更之后公司业绩的变化 | 第154-162页 |
一、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154-159页 |
二、结论 | 第159-162页 |
第七章 继任者来源、公司治理与业绩的实证分析 | 第162-19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62-163页 |
第二节 样本选择范围与继任者来源的划分 | 第163-166页 |
一、样本的范围 | 第163页 |
二、继任者来源的划分 | 第163-166页 |
第三节 公司业绩与继任者来源的关系 | 第166-169页 |
一、经营者变更之前公司的业绩与继任者来源 | 第166-168页 |
二、继任者来源与经营者变更之后公司的业绩变化 | 第168-169页 |
第四节 公司治理及其他相关变量与继任者来源的关系 | 第169-177页 |
一、公司治理变量与继任者来源的关系 | 第169-173页 |
二、其他相关变量与继任者来源的关系 | 第173-177页 |
第五节 继任者来源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177-187页 |
一、总经理继任者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8-183页 |
二、董事长继任者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3-186页 |
三、结论 | 第186-187页 |
第六节 不同来源的继任者继任之后公司业绩的变化 | 第187-195页 |
一、不考虑经营者变更之前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第188-190页 |
二、考虑经营者变更之前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第190-193页 |
三、结论 | 第193-195页 |
第八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改革建议 | 第195-202页 |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与国有股权结构多元化 | 第195-196页 |
第二节 完善董事会的监督机制 | 第196-197页 |
第三节 建立统一的经理市场 | 第197-198页 |
第四节 加强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治理作用 | 第198-199页 |
第五节 建立完善的经营者选择和退出机制 | 第199-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10页 |
致谢 | 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