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戏剧在中国的接受--以《雷雨》《日出》为对象的考察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70年的风雨历程 | 第12-37页 |
第一节 被误解与被曲解的《雷雨》 | 第12-23页 |
一、《雷雨》的创作 | 第12-13页 |
二、《雷雨》的发表与首演 | 第13-17页 |
三、被误解与被曲解的 | 第17-20页 |
四、十七年时的五个版本 | 第20-23页 |
第二节 颇受争议的《日出》第三幕 | 第23-29页 |
一、在瞩目中诞生的《日出》 | 第23-24页 |
二、在幸福中烦恼的《日出》 | 第24-29页 |
第三节 新时期在多元阐释中走向和谐 | 第29-37页 |
一、重归视野的《雷雨》与《日出》 | 第29-31页 |
二、电视剧《雷雨》的主题浅层化、言情化处理 | 第31-33页 |
三、电视剧《日出》的日常生活化展现 | 第33-37页 |
第二章 创作者与接受者 | 第37-59页 |
第一节 创作者与接受环境 | 第37-47页 |
一、创作者的策略 | 第37-39页 |
二、创作者的独特追求与体验 | 第39-42页 |
三、创作者与创作(接受)环境 | 第42-47页 |
第二节 接受者与接受环境 | 第47-59页 |
一、中国接受者的公共期待视野 | 第47-49页 |
二、中国接受者的悲悯观 | 第49-51页 |
三、中国接受者审美接受的群体特征 | 第51-54页 |
四、接受者与接受环境 | 第54-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