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资源量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论文主要成果 | 第13-14页 |
|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14-16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4页 |
| ·地理概况 | 第16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2页 |
|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 ·区域构造 | 第18-22页 |
| ·沉积相划分 | 第22-23页 |
| ·勘探开发简况 | 第23-24页 |
| 第3章 保山盆地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 | 第24-54页 |
| ·羊邑组与南林组岩性发育特征 | 第24页 |
| ·有机质丰度特征 | 第24-31页 |
| ·有机碳特征 | 第25-27页 |
| ·有机质热解参数 | 第27-30页 |
| ·源岩可溶有机质及族组分特征 | 第30-31页 |
| ·有机质类型 | 第31-36页 |
| ·有机显微组分分析 | 第32-35页 |
| ·有机质热解参数判断有机质类型 | 第35页 |
| ·干酪根同位素划分有机质类型 | 第35-36页 |
| ·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 第36-37页 |
|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同位素特征 | 第37-39页 |
| ·烃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特征 | 第39-43页 |
| ·烃源岩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43-54页 |
| ·三环、四环萜烷(m/z191)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 ·五环三萜烷(m/z191)分布特征 | 第44-45页 |
| ·甾烷m/z217 分布特征 | 第45-54页 |
| 第4章 保山盆地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54-60页 |
| ·生物成因气的基本理论 | 第54-55页 |
| ·天然气的组分特征 | 第55页 |
| ·天然气的组分碳、氢同位素特征 | 第55-56页 |
| ·天然气的成因分析 | 第56-60页 |
| 第5章 生物气资源量模拟计算 | 第60-112页 |
| ·油气资源评价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第60-6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60-6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61-63页 |
| ·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 第63-81页 |
| ·油气源 | 第63-66页 |
| ·储集层 | 第66-71页 |
| ·盖层 | 第71-72页 |
| ·生储盖组合 | 第72页 |
| ·天然气运移 | 第72-74页 |
| ·圈闭条件 | 第74页 |
| ·成藏条件分析 | 第74-81页 |
| ·生烃量模拟计算 | 第81-101页 |
| ·方法原理 | 第81页 |
| ·主要参数 | 第81-96页 |
| ·计算结果 | 第96-101页 |
| ·资源量估算 | 第101-112页 |
| ·方法选择 | 第101-102页 |
| ·排聚系数法 | 第102-106页 |
| ·勘探层法 | 第106-112页 |
| 结论和建议 | 第112-114页 |
| 1 结论和认识 | 第112-113页 |
| 2 勘探建议 | 第113-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 图版说明 | 第118-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