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实验研究 | 第9-24页 |
1 七白散粉体特性研究 | 第9-12页 |
·粉末全貌特征观察与粒径测定 | 第9-11页 |
·七白散微粉的显微学特征研究 | 第11-12页 |
2 七白散微粉和细粉中铜、铅、镁的含量比较 | 第12-13页 |
3 黄褐斑相关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筛选 | 第13-20页 |
·豚鼠黄褐斑动物模型的筛选 | 第14-16页 |
·小鼠黄褐斑相关动物模型的复制 | 第16-20页 |
4 七白散微粉与细粉经皮给药的药效学对比研究 | 第20-24页 |
讨论 | 第24-41页 |
1 黄褐斑的发病因素及机理 | 第24-31页 |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 第24-29页 |
·中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9-31页 |
2 对于黄褐斑相关动物模型筛选实验的分析 | 第31-33页 |
·黄褐斑动物模型建立失败的原因探讨 | 第31-32页 |
·对七白散药效学实验所选择的动物模型及指标的评价 | 第32-33页 |
3 七白散组方依据 | 第33-36页 |
·选用白色药物组方的依据 | 第33-34页 |
·七白散方解 | 第34-35页 |
·七白散中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5-36页 |
4 七白散治疗作用机制探讨 | 第36-38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36-37页 |
·减少酪氨酸含量 | 第37-38页 |
5 相等剂量的七白散微粉药效优于细粉的机理探讨 | 第38-39页 |
6 关于七白散微粉粒径检测方法的评价 | 第39-40页 |
7 对七白散中铜、铅、镁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及其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一:中药超微粉碎的研究进展 | 第48-57页 |
附二:黄褐斑外治近况 | 第57-69页 |
附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