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需求驱动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机制及其控制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实用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第19-2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理论架构 | 第24-44页 |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战略——区域虚拟企业联盟 | 第24-32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涵义及需求动因、效应的利弊分析 | 第25-28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提出 | 第28-30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特征 | 第30-32页 |
·基于ASP 平台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架构模式 | 第32-39页 |
·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模式 | 第32-33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ASP 模型 | 第33-35页 |
·基于ASP 的企业联盟的运营模式 | 第35-37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工作流程分析 | 第37-39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行为协议 | 第39-43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的协同效应 | 第40-41页 |
·结盟行为协议模型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多主体需求驱动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建立机制 | 第44-68页 |
·企业基因结盟需求选择演化 | 第44-55页 |
·企业基因自然需求进化 | 第44-46页 |
·企业结盟需求选择模型 | 第46-48页 |
·企业结盟需求选择模型分析 | 第48-52页 |
·多主体需求博弈的多赢策略 | 第52-55页 |
·虚拟企业的客户多主体需求模型体系及实现技术 | 第55-58页 |
·客户广义多主体需求分类体系模型 | 第55-56页 |
·客户广义多主体需求建模集成平台的实现技术 | 第56-58页 |
·广义产品模块化设计 | 第58-62页 |
·广义产品的概念 | 第58-59页 |
·广义产品整体并行规划 | 第59-60页 |
·广义产品模块化设计 | 第60-62页 |
·基于广义多主体需求的虚拟企业建立 | 第62-67页 |
·虚拟企业组建流程 | 第62-63页 |
·顾客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 第63页 |
·广义产品QFD 分析过程 | 第63-65页 |
·结盟企业组建过程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基于多主体需求的区域虚拟企业稳定运作机制 | 第68-84页 |
·基于主体需求的区域虚拟企业稳定运营机制 | 第68-73页 |
·虚拟企业组织的知识需求共享 | 第68-69页 |
·虚拟企业运营机制 | 第69-72页 |
·企业间需求协同运作机制 | 第72-73页 |
·区域虚拟企业需求协同管理 | 第73-75页 |
·区域虚拟企业协同管理模式 | 第73-74页 |
·区域虚拟企业协同管理中心 | 第74-75页 |
·区域虚拟企业资源需求的优化配置 | 第75-81页 |
·资源需求的优化配置建模与评价 | 第75-78页 |
·资源需求评价权重因子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78-79页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资源需求属性决策 | 第79-81页 |
·案例分析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需求导向的区域虚拟企业解体及间续式机制 | 第84-102页 |
·需求导向的区域虚拟企业解体 | 第84-90页 |
·虚拟企业解体的原因 | 第84-85页 |
·防止解体的措施 | 第85-86页 |
·虚拟企业中途解体决策 | 第86-87页 |
·基于灰色理论的虚拟企业中途解体实施 | 第87-90页 |
·基于主体需求的结盟企业最佳分离模型研究 | 第90-95页 |
·依存型企业概念的引入 | 第91页 |
·结盟企业基于价值需求的最佳分离模型建立 | 第91-94页 |
·广义虚拟企业结盟的评价建模 | 第94-95页 |
·结盟企业最佳分离的实施 | 第95页 |
·虚拟企业中的清算机制 | 第95-96页 |
·区域虚拟企业间续式机制 | 第96-101页 |
·战略行为契约关系的间续式机制 | 第96-99页 |
·信任关系的间续式机制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区域虚拟企业需求协调关系的控制策略 | 第102-129页 |
·区域虚拟企业间续式结盟任务冲突与协调 | 第102-108页 |
·区域虚拟企业间续式结盟特性 | 第103页 |
·虚拟企业间需求效用函数 | 第103-104页 |
·任务建立冲突的建模与协调 | 第104-105页 |
·任务变更冲突的协调 | 第105-106页 |
·需求索赔冲突的建模与协调 | 第106-108页 |
·基于利益需求分享的虚拟企业博弈控制研究 | 第108-122页 |
·利益需求分享机制与原则 | 第108-110页 |
·基于利益需求分享的虚拟企业博弈模型构建 | 第110-113页 |
·虚拟企业结盟合作稳定性条件分析 | 第113-117页 |
·虚拟企业结盟稳定性控制策略 | 第117-120页 |
·区域虚拟企业风险预控策略 | 第120-122页 |
·区域虚拟企业的自我履行机制 | 第122-128页 |
·成员企业网络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 | 第122-123页 |
·区域网络的自我履行机制模型 | 第123-126页 |
·模型的分析及结论 | 第126-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第129-140页 |
·成德绵区域概况和相关背景分析 | 第129-131页 |
·中小企业主体需求分析 | 第131-132页 |
·面向中小企业的ASP 服务平台方案 | 第132-134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机制分析 | 第134-138页 |
·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控制策略 | 第138-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