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9页 |
·交换率 | 第9-12页 |
·时间尺度 | 第12-14页 |
·质点跟踪模型 | 第14-15页 |
·对流扩散模型 | 第15-16页 |
·海域分区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潮流、水质数值模拟 | 第17页 |
·数值模拟中的动边界问题 | 第17-19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海湾、近岸海域水交换研究的关联矩阵方法 | 第20-45页 |
·关联矩阵概念的引出 | 第20-23页 |
·关联矩阵的定义 | 第20-21页 |
·关联矩阵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应用关联矩阵预测特征时刻的水质 | 第22-23页 |
·关联矩阵的运算 | 第23-37页 |
·对流扩散方程 | 第23-25页 |
·矩阵运算的推导 | 第25-34页 |
·关联矩阵的验证方法 | 第34-36页 |
·水质响应问题 | 第36页 |
·与箱式模型的相容性 | 第36-37页 |
·驻留时间与更新时间 | 第37-43页 |
·时间尺度的矩阵形式 | 第37-38页 |
·驻留过程与驻留时间 | 第38-40页 |
·更新过程与更新时间 | 第40-41页 |
·整体驻留时间和更新时间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海湾、近岸水交换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45-72页 |
·水动力学模型 | 第45-64页 |
·水动力学模型的控制方程、定解条件与数值求解方法 | 第46-53页 |
·水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检验 | 第53-64页 |
·对流扩散模型 | 第64-70页 |
·对流扩散模型的控制方程、定解条件与数值求解方法 | 第64-69页 |
·对流扩散模型的解析解检验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关联矩阵方法的检验 | 第72-82页 |
·均匀流场中的关联矩阵 | 第72-73页 |
·关联矩阵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结果比较 | 第73-81页 |
·海湾水交换过程 | 第73-76页 |
·源项作用 | 第76-78页 |
·研究区域大小对关联矩阵方法的影响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渤海海域水交换的模拟与分析 | 第82-96页 |
·渤海海域概况 | 第82-83页 |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83-90页 |
·分潮验证 | 第83-85页 |
·全潮验证 | 第85-90页 |
·渤海各海区间水交换状况模拟与分析 | 第90-95页 |
·水交换的数值模拟及关联矩阵的计算 | 第90-94页 |
·海水权重变化过程曲线分析 | 第94页 |
·不同季风作用下的关联矩阵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渤海湾及天津近岸海域水交换模拟分析 | 第96-116页 |
·渤海湾及天津近岸海域概况 | 第96-97页 |
·缓坡浅海海域水交换数值模拟的动边界处理方法 | 第97-111页 |
·干湿判断方法 | 第97-100页 |
·干湿判断方法的检验算例 | 第100-111页 |
·关联矩阵方法在渤海湾及天津近岸海域水交换研究中的应用 | 第111-114页 |
·渤海湾水交换的矩阵预测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 | 第111-113页 |
·天津近岸海域水交换的矩阵预测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9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