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三) 研究工作及方法 | 第13-14页 |
二、数字博物馆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一) 数字博物馆的产生及发展 | 第14-16页 |
(二) 数字博物馆的教育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三) 数字博物馆的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1.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探讨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及其比较 | 第19-20页 |
(四) 数字博物馆的类型及功能 | 第20-22页 |
(五) 数字博物馆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22-25页 |
1. 数字博物馆的基础理论 | 第22-23页 |
2. 数字博物馆的相关技术 | 第23-25页 |
(六) 一些典型的数字博物馆 | 第25-27页 |
1. 国内数字博物馆 | 第25-26页 |
2. 国外数字博物馆 | 第26-27页 |
三、基于软件工程思想的数字博物馆开发模型 | 第27-32页 |
(一) 软件生存期及开发模型 | 第27-29页 |
1. 软件与软件工程 | 第27页 |
2. 软件生存期 | 第27-28页 |
3. 瀑布模型与原型化模型 | 第28-29页 |
(二) 数字博物馆的开发模型 | 第29-32页 |
1. 需求分析阶段 | 第30-31页 |
2. 原型开发阶段 | 第31页 |
3. 形成成品阶段 | 第31页 |
4. 最终系统实现阶段 | 第31-32页 |
四、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开发 | 第32-43页 |
(一) 开发背景及建设意义 | 第32-34页 |
1. 浙江文化遗产数字化概况 | 第32-33页 |
2.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项目 | 第33-34页 |
3. 建设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意义 | 第34页 |
(二) 开发过程及关键环节 | 第34-43页 |
1. 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2. 体系架构 | 第36-38页 |
3. 核心环节 | 第38-43页 |
五、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教育应用 | 第43-57页 |
(一) 数字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分析 | 第43-44页 |
1. 丰富网上学习资源,服务终身学习 | 第43-44页 |
2. 注重数字资源建设,促进开放教育 | 第44页 |
3. 数字化论释优秀文化遗产,有效促进素质教育 | 第44页 |
(二) 数字博物馆的教育应用前景 | 第44-45页 |
1. 普通高校教育 | 第45页 |
2. 中小学校教育 | 第45页 |
3. 职业技术教育 | 第45页 |
(三)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 | 第45-48页 |
1. 定位问题 | 第46-47页 |
2. 应用模型 | 第47-48页 |
(四)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应用于高职教学 | 第48-57页 |
1. 应用环境 | 第48-49页 |
2. 实施过程 | 第49-50页 |
3. 课例设计 | 第50-53页 |
4. 效果分析 | 第53-57页 |
六、小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一) 主要观点 | 第57-58页 |
(二) 下一步工作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附录1 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 | 第63-66页 |
附录2 学生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3 学生作业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