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车辆操纵稳定性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 第13-15页 |
| ·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评价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多体系统动态仿真技术 | 第19-28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19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 | 第19-20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数值求解 | 第20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简介 | 第20-24页 |
| ·ADAMS的几个重要组成模块介绍 | 第21-22页 |
| ·ADAMS软件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第24-27页 |
|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第24-26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内容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麦弗逊前悬架运动学分析 | 第28-42页 |
| ·麦弗逊悬架简介 | 第28-29页 |
| ·前悬架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 ·模型分析 | 第29页 |
| ·悬架建模关键点的计算获取 | 第29-31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悬架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32-35页 |
| ·悬架参数的优化设计 | 第35-39页 |
| ·设计变量(Design Variable)的选取 | 第35-36页 |
| ·优化目标函数(Object Function)的确定 | 第36页 |
| ·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 | 第36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基于ADAMS界面的悬架系统用户化设计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整车虚拟模型的建立 | 第42-52页 |
| ·ADAMS/CAR建模介绍 | 第42页 |
| ·整车模型建立 | 第42-51页 |
| ·整车建模准备 | 第42-43页 |
| ·建立前悬架模型 | 第43-45页 |
| ·建立后悬架模型 | 第45-46页 |
| ·建立转向系统模型 | 第46-47页 |
| ·建立车身模型 | 第47-48页 |
| ·建立轮胎模型 | 第48-49页 |
| ·力特性参数及外界参数 | 第49-50页 |
| ·整车模型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整车操纵稳定性虚拟仿真分析 | 第52-67页 |
|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瞬态响应试验 | 第53-55页 |
| ·转向盘角脉冲输入瞬态响应试验 | 第55-57页 |
|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 | 第57-60页 |
| ·转向回正试验 | 第60-62页 |
| ·转向盘中间位置转向试验 | 第62-63页 |
| ·前悬架对操稳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 ·前悬架刚度对瞬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 ·优化前后模型对转向回正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虚拟试验技术初探 | 第67-76页 |
|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第67-68页 |
|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 第68-69页 |
| ·三维图形开发库OpenGL介绍 | 第69-70页 |
| ·基于OpenGL的虚拟试验场的建立 | 第70-74页 |
| ·场景空间的生成 | 第71-72页 |
| ·地面及道路造型 | 第72页 |
| ·树木的生成 | 第72-74页 |
| ·车辆模型的生成 | 第74页 |
| ·人机交互的实现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6-78页 |
| ·总结 | 第76页 |
| ·未来工作建议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硕士期间参加课题 | 第8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