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 ·SCADA系统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以太网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16-18页 |
| ·USB的发展现状及简介 | 第18-20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网络通信技术 | 第21-32页 |
| ·TCP/IP协议介绍 | 第21-27页 |
| ·TCP/IP参考模型 | 第21-22页 |
| ·以太网中数据封装格式 | 第22-23页 |
| ·TCP协议简介 | 第23-26页 |
| ·UDP协议简介 | 第26-27页 |
| ·Socket技术介绍 | 第27-31页 |
| ·Windows Sockets API | 第27-28页 |
| ·套接字的概念 | 第28-29页 |
| ·应用程序相互作用的模式 | 第29页 |
| ·Socket通信过程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SCADA系统通信方案的研究及通信软件实现 | 第32-46页 |
| ·系统构成方案 | 第32-36页 |
| ·系统网络构成 | 第32页 |
| ·系统通信协议 | 第32-34页 |
| ·数据传输方案 | 第34-36页 |
| ·系统通信软件的开发 | 第36-42页 |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36-37页 |
| ·以太网通信程序的实现 | 第37-40页 |
| ·串口通信程序的实现 | 第40-42页 |
| ·数据传输实验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USB通信协议及EZ-USB FX2芯片简介 | 第46-58页 |
| ·USB系统构成及系统分层 | 第46-49页 |
| ·功能层 | 第47页 |
| ·设备层 | 第47-48页 |
| ·USB总线接口层 | 第48-49页 |
| ·USB信息包 | 第49-52页 |
| ·字段的格式 | 第49-51页 |
| ·信息包的格式 | 第51-52页 |
| ·USB数据传输 | 第52-53页 |
| ·控制传输 | 第52页 |
| ·块传输 | 第52页 |
| ·中断传输 | 第52-53页 |
| ·同步传输 | 第53页 |
| ·USB描述符 | 第53-54页 |
| ·USB设备请求 | 第54页 |
| ·EZ-USB FX2简介 | 第54-57页 |
| ·芯片结构 | 第54-55页 |
| ·增强型8051CPU | 第55-56页 |
| ·存储空间 | 第56页 |
| ·I/O系统 | 第56-57页 |
| ·列举和重列举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USB-GPIB控制器系统构成及主机软件开发 | 第58-77页 |
| ·USB-GPIB系统总体构成 | 第58-60页 |
| ·USB-GPIB控制器系统硬件构成 | 第58-59页 |
| ·USB-GPIB控制器系统固件构成 | 第59-60页 |
| ·USB-GPIB系统软件构成 | 第60页 |
| ·系统驱动成序的开发 | 第60-65页 |
| ·WDM驱动程序结构模型 | 第60-61页 |
| ·USB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 第61-63页 |
| ·EZ-USB FX2外部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63页 |
| ·自动下载固件的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63-65页 |
| ·驱动程序的功能测试 | 第65页 |
| ·界面应用程序开发 | 第65-71页 |
| ·界面应用程序功能分析 | 第65-66页 |
|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的通信 | 第66-67页 |
| ·USB设备的连接 | 第67-68页 |
| ·设备I/O控制 | 第68-69页 |
| ·读写数据功能的实现 | 第69-70页 |
| ·发送接口命令功能的实现 | 第70-71页 |
| ·发送仪器命令功能的实现 | 第71页 |
| ·SICL函数的开发 | 第71-76页 |
| ·SICL函数开发思想 | 第72-73页 |
| ·典型SICL函数的实现 | 第73-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