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31页 |
论文正文:中医不同治法控制癫痫发作的实验性分子学机理研究 | 第31-129页 |
前言 | 第31-34页 |
第一部分 癫痫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34-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2 结果 | 第38-40页 |
3 讨论 | 第40-43页 |
4 小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二部分 抗癫痫中药筛选及其药效学的实验性研究 | 第46-5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9页 |
2 结果 | 第49-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4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部分 不同模型痫性发作脑内主要递质的变化特征 | 第59-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5页 |
2 结果 | 第65-75页 |
3 讨论 | 第75-78页 |
4 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四部分 中医不同治法控制癫痫发作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 第82-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2-83页 |
2 结果 | 第83-122页 |
3 讨论 | 第122-125页 |
4 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
全文总结 | 第129-132页 |
论文图片资料 | 第132-148页 |
文献综述一 癫痫猝死 | 第148-155页 |
文献综述二 癫痫动物模型 | 第155-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论文目录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