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华西箭竹克隆种群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的响应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21页
   ·文献综述第12-18页
     ·克隆植物及其特点第12-13页
     ·群落中克隆植物的重要性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第13-14页
     ·克隆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适应对策第14-16页
       ·环境异质性与克隆形态可塑性第14-15页
       ·环境异质性克隆整合作用第15页
       ·环境异质性与克隆内分工第15-16页
     ·小径竹生态学研究第16-18页
       ·小径竹类种群生态学研究第16-17页
       ·林冠环境与小径竹类的克隆生长第17页
       ·小径竹生态学研究展望第17-18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18-19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选题依据第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主要结论第20页
     ·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第二章 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研究第21-30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研究材料第22页
     ·野外调查第22-23页
     ·数据处理分析第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27页
     ·分株种群高度级结构第23-24页
     ·分株种群的径级结构第24-25页
     ·分株生物量分配第25-26页
     ·叶的特征第26页
     ·年龄结构特点第26-27页
   ·讨论第27-30页
第三章 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的克隆可塑性研究第30-4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1页
     ·研究材料第31页
     ·野外调查第31-32页
     ·数据分析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无性系数量特征第32-33页
     ·无性系基株生物量特征第33-34页
     ·无性系分株生物量特征第34-36页
     ·无性系分株的形态特征第36-37页
     ·无性系根茎特征第37-38页
   ·讨论第38-41页
     ·无性系数量与林冠环境的关系第38页
     ·分株形态可塑性与林冠环境的关系第38-39页
     ·无性系根茎特征与林冠环境的关系第39-40页
     ·克隆可塑性与对林窗更新第40-41页
第四章 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分形特征研究第41-47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42页
   ·研究方法第42-43页
     ·研究材料第42页
     ·野外调查第42页
     ·数据处理分析第42-43页
       ·计盒维数第42-43页
       ·分布格局的测定第43页
   ·结果第43-45页
     ·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形特征第43-44页
     ·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第五章 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对华西箭竹克隆生长的影响第47-57页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野外调查第48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48-49页
   ·结果第49-54页
     ·当年生立竹的特征第49-50页
     ·母株与当年生立竹的产生第50-51页
       ·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母株的特征第50页
       ·不同林冠环境下母株年龄对当年生立竹产生的影响第50-51页
     ·母株基径对当年生立竹的影响第51-54页
   ·讨论第54-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激活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内源性血管生成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点规划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