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 ·校本 | 第9-10页 |
| ·教师 | 第10页 |
| ·教师校本培训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2 小学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概述 | 第18-28页 |
| ·校本培训的理论依据 | 第18-23页 |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主体需要理论 | 第19-21页 |
| ·成人教育理论 | 第21-23页 |
| ·校本培训的原则和特点 | 第23-25页 |
| ·校本培训的原则 | 第23-24页 |
| ·校本培训的特点 | 第24-25页 |
| ·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价值 | 第25-28页 |
| ·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契合 | 第25-26页 |
| ·校本培训有助于教师实施新课程 | 第26-28页 |
| 3 小学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 第28-48页 |
|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9-41页 |
|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9-37页 |
| ·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 ·文献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8页 |
| ·对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认识不够清晰 | 第42-43页 |
| ·培训规划欠科学 | 第43-44页 |
| ·培训定位依据缺失 | 第44-45页 |
| ·培训形式单一 | 第45页 |
| ·培训评价简单化 | 第45-46页 |
| ·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46-48页 |
| 4 小学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对策 | 第48-67页 |
| ·加强对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的认识 | 第48-49页 |
| ·加强对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理念的培训 | 第48页 |
| ·加深对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价值的认识 | 第48-49页 |
| ·科学规划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 | 第49-52页 |
| ·确保规划的开放性和参与性 | 第49-50页 |
| ·明确培训规划的流程 | 第50-52页 |
| ·合理分层,准确定位 | 第52-57页 |
| ·合理分层 | 第52-55页 |
| ·准确定位 | 第55-57页 |
| ·丰富培训形式 | 第57-61页 |
| ·专题培训式 | 第57-58页 |
| ·名师指导式 | 第58-59页 |
| ·课题研究式 | 第59页 |
| ·案例分析式 | 第59页 |
| ·学习交流式 | 第59-60页 |
| ·自修反思式 | 第60页 |
| ·行动研究式 | 第60-61页 |
| ·科学实施培训评价 | 第61-63页 |
| ·遵循校本培训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61-62页 |
| ·灵活应用评价方式 | 第62页 |
| ·评价方式人本化、制度化、科学化 | 第62-63页 |
| ·健全保障机制 | 第63-67页 |
| ·制度保障 | 第63-64页 |
| ·组织保障 | 第64-65页 |
| ·资源保障 | 第65-67页 |
| 结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录 | 第72-76页 |
| 附录一 重庆市沙坪坝区小学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调查问卷 | 第72-75页 |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7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