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 1 赤潮 | 第10-15页 |
| ·赤潮及其分类 | 第10-11页 |
| ·赤潮形成的原因 | 第11-12页 |
| ·人为因素 | 第11页 |
| ·自然因素 | 第11-12页 |
| ·赤潮的危害 | 第12-13页 |
| ·赤潮对水产养殖、海洋旅游业的影响 | 第12页 |
| ·赤潮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 第12-13页 |
|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第13页 |
| ·赤潮的防治 | 第13-15页 |
| 2 赤潮毒素 | 第15-28页 |
| ·麻痹性贝毒 | 第17-20页 |
| ·麻痹性贝毒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应用 | 第17-19页 |
| ·麻痹性贝毒的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 ·腹泻性贝毒 | 第20-23页 |
| ·腹泻性贝毒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 | 第20-22页 |
| ·腹泻性贝毒的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 ·记忆缺失性贝毒 | 第23-25页 |
| ·记忆缺失性贝毒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 ·记忆缺失性贝毒的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 ·神经性贝毒 | 第25-26页 |
| ·神经性贝毒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 ·神经性贝毒检测方法 | 第26页 |
| ·西加鱼毒 | 第26-28页 |
| ·西加鱼毒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 ·西加鱼毒的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 3 PSP和DSP污染情况及PSP的毒性研究 | 第28-29页 |
| 4 本工作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页 |
| 5 本工作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 第30-43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 ·贝类样品 | 第30页 |
| ·实验动物 | 第30-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麻痹性贝毒的提取和检测 | 第31-32页 |
| ·麻痹性贝毒的成分与含量分析 | 第32页 |
| ·腹泻性贝毒的提取和检测 | 第32-33页 |
| 3 结果 | 第33-39页 |
| ·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 | 第33-36页 |
| ·麻痹性贝毒的成分 | 第36页 |
| ·腹泻性贝毒的污染状况 | 第36-39页 |
| 4 讨论 | 第39-42页 |
| ·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 第39-40页 |
| ·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 第40-41页 |
| ·广州市售贝类食用安全性评估 | 第41-42页 |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麻痹性贝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累积 | 第43-59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43-45页 |
| ·贝类样品 | 第43页 |
|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3-45页 |
| ·标准毒素 | 第43-44页 |
| ·其它试剂 | 第44页 |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4-45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 ·PSP染毒液 | 第45页 |
| ·染毒剂量与方式 | 第45-46页 |
| ·HPLC检测液的制备 | 第46-47页 |
| ·HPLC测定条件 | 第47-48页 |
| ·实验原理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 ·实验程序 | 第47-48页 |
| 3 结果 | 第48-53页 |
| ·染毒液中PSP成分 | 第48-50页 |
| ·肾脏中PSP成分 | 第50-52页 |
| ·肝脏中PSP成分 | 第52-53页 |
| ·脑和脾 | 第53页 |
| 4 讨论 | 第53-58页 |
| ·PSP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 | 第53-55页 |
| ·PSP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累积 | 第55-56页 |
| ·哺乳动物长期低剂量摄入PSP的安全性评估 | 第56-58页 |
| 本章小节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附图 | 第65-66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