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离体培养及遗传稳定性的分子检测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缩阅词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前言及研究进展 | 第16-28页 |
1 课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2 研究进展 | 第17-27页 |
·兰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外植体来源 | 第17页 |
·原球茎诱导研究 | 第17-18页 |
·不定芽诱导研究 | 第18页 |
·原生质体研究 | 第18-19页 |
·基因工程研究 | 第19页 |
·影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 第19页 |
·石斛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快繁研究 | 第19-20页 |
·茎段培养 | 第19-20页 |
·其他外植体培养 | 第20页 |
·原球茎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 第20-21页 |
·其他方面 | 第21-22页 |
·离体开花 | 第21页 |
·人工种子 | 第21页 |
·石斛离体材料的超低温保存 | 第21-22页 |
·石斛原生质体分离及细胞学观察 | 第22页 |
·石斛的遗传转化 | 第22页 |
·培养条件 | 第22-23页 |
·离体培养下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第23-27页 |
·影响无性系变异频率的因素 | 第23-24页 |
·外植体的来源 | 第23-24页 |
·培养条件 | 第24页 |
·培养时间 | 第24页 |
·再生植株的方式 | 第24页 |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特点 | 第24-26页 |
·细胞学的变异 | 第24-25页 |
·分子水平的变异 | 第25-26页 |
·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形态学 | 第26页 |
·细胞学 | 第26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26-27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7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石斛的离体培养及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28-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8页 |
·外植体的灭菌、接种与培养 | 第28页 |
·金钗石解的茎段离体繁殖体系的建立及优 | 第28-32页 |
·无菌系试管苗的建立 | 第28页 |
·基本培养基与试管苗增殖 | 第28页 |
·激素与试管苗增殖 | 第28-29页 |
·BA及NAA浓度与试管苗增殖 | 第29页 |
·基本培养基及生长素与单株壮苗 | 第29页 |
·生长素种类与单株壮苗 | 第29-30页 |
·NAA及 IBA浓度与单株壮苗 | 第30页 |
·基本培养基与生根 | 第30-31页 |
·生长素种类与生根 | 第31页 |
·NAA及 IBA浓度与生根 | 第31-32页 |
·移栽 | 第32页 |
·主要统计项目 | 第32页 |
·愈伤组织培养 | 第32-36页 |
·基本培养基与愈伤组织诱导 | 第32页 |
·激素与愈伤组织诱导 | 第32-33页 |
·NAA浓度与愈伤组织诱导 | 第33页 |
·基本培养基与愈伤组织增殖 | 第33页 |
·生长素及碳源与愈伤组织增殖 | 第33-34页 |
·NAA及 IBA浓度与愈伤组织增殖 | 第34页 |
·水源、支撑物与愈伤组织增殖 | 第34-35页 |
·愈伤组织生长速度的变化 | 第35页 |
·激素与愈伤组织再分化 | 第35页 |
·GA浓度与愈伤组织再分化 | 第35-36页 |
·基本培养基与丛生芽壮苗 | 第36页 |
·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与丛生芽壮苗 | 第36页 |
·统计指标 | 第36页 |
·愈伤组织遗传稳定性的RAPD检测 | 第36-38页 |
·石斛总D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DNA的纯度检测 | 第37页 |
·RAPD检测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53页 |
·石斛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38-45页 |
·无菌系试管苗的建立 | 第38-39页 |
·试管苗增殖 | 第39-41页 |
·基本培养基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39页 |
·激素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39-40页 |
·BA及NAA浓度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40-41页 |
·壮苗培养 | 第41-42页 |
·基本培养基对单株壮苗的影响 | 第41页 |
·生长素种类对单株壮苗的影响 | 第41-42页 |
·NAA及 IBA浓度对壮苗的影响 | 第42页 |
·生根 | 第42-44页 |
·基本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 第42-43页 |
·生长素种类对生根的影响 | 第43页 |
·NAA及IBA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 第43-44页 |
·移栽 | 第44-45页 |
·愈伤组织培养与再分化 | 第45-52页 |
·愈伤组织诱导 | 第45-47页 |
·基础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5-46页 |
·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第46页 |
·NAA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6-47页 |
·愈伤组织增殖培养 | 第47-49页 |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第47页 |
·生长素及碳源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第47-48页 |
·NAA与 IBA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第48页 |
·水源及支撑物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第48-49页 |
·愈伤组织生长速度的变化 | 第49页 |
·愈伤组织再分化 | 第49-50页 |
·激素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GA浓度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 | 第50页 |
·丛生芽壮苗培养 | 第50-52页 |
·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壮苗的影响 | 第50-51页 |
·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丛生芽壮苗的影响 | 第51-52页 |
·愈伤组织遗传稳定性的RAPD检测 | 第52-53页 |
·DNA提取 | 第52页 |
·遗传稳定性的RAPD检测 | 第52-53页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52-53页 |
·金钗石斛组培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53页 |
3 讨论 | 第53-57页 |
·石斛的茎段离体繁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53-54页 |
·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 | 第54页 |
·愈伤组织培养 | 第54-56页 |
·金钗石斛离体培养下的遗传变异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1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71-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79页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