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学术权力--教育政治学的研究视角
绪论 | 第1-24页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及学术评价 | 第12-19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第一章 权力与大学学术权力 | 第24-46页 |
一、权力 | 第24-35页 |
(一) 权力概念的历史考察 | 第24-26页 |
(二) 权力研究的理论探问 | 第26-27页 |
(三) 权力分析的基本视角 | 第27-33页 |
(四)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 第33-35页 |
二、大学学术权力 | 第35-46页 |
(一) 国外学者的理解 | 第36-37页 |
(二) 中国学者的界说 | 第37-39页 |
(三) 大学学术权力形态 | 第39-44页 |
(四) 大学学术权力的理想诉求 | 第44-46页 |
第二章 大学学术权力的结构与功能 | 第46-69页 |
一、大学学术权力的结构 | 第46-55页 |
(一) 纵向结构 | 第46-50页 |
(二) 横向结构 | 第50-53页 |
(三) 大学学术权力关系与制控力分析 | 第53-55页 |
二、大学学术权力的一般特征 | 第55-63页 |
(一) 大学学术权力的学术性 | 第55-58页 |
(二) 大学学术权力的学科性 | 第58-60页 |
(三) 大学学术权力的多维性 | 第60-61页 |
(四) 大学学术权力的非强制性 | 第61-63页 |
三、大学学术权力的功能 | 第63-69页 |
(一) 维护学术秩序规范学术行为 | 第63-65页 |
(二) 保证学术自由推进知识创新 | 第65-67页 |
(三) 配置学术资源体现学者治学 | 第67-69页 |
第三章 大学学术权力的合法性 | 第69-93页 |
一、权力合法性概述 | 第69-74页 |
(一) 合法性与权力合法性 | 第69-71页 |
(二) 合法性理论的历史演变 | 第71-74页 |
(三) 权力合法性的分析范式 | 第74页 |
二、大学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 第74-80页 |
(一) 学术基础 | 第75-76页 |
(二) 制度基础 | 第76-78页 |
(三) 意识形态基础 | 第78-79页 |
(四) 有效性基础 | 第79-80页 |
三、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危机 | 第80-93页 |
(一) 危机表现 | 第81-85页 |
(二) 危机成因 | 第85-87页 |
(三) 应对范式 | 第87-93页 |
第四章 政治要素对大学学术权力的制约 | 第93-114页 |
一、政治要素的主要构成 | 第93-96页 |
(一) 政治权力 | 第94-95页 |
(二) 政治体制 | 第95页 |
(三) 政治文化 | 第95-96页 |
二、制约大学学术权力的主要途径 | 第96-106页 |
(一) 法律规章与制度建构 | 第97-99页 |
(二) 政府评估与资源分配 | 第99-102页 |
(三) 学术社团与政府导引 | 第102-104页 |
(四) 政治思想与学术权力主体的价值选择 | 第104-106页 |
三、政治要素对大学学术权力影响之再认识 | 第106-114页 |
(一) “自由”与“控制”的思考 | 第107-109页 |
(二) 大学行政化评析 | 第109-114页 |
第五章 西方大学学术权力模式之解读 | 第114-142页 |
一、西方大学学术权力模式的历史流变 | 第114-125页 |
(一) 学院制 | 第114-118页 |
(二) 讲座制 | 第118-122页 |
(三) 系科制 | 第122-125页 |
二、西方大学学术权力模式 | 第125-134页 |
(一) 欧陆模式 | 第126-129页 |
(二) 英国模式 | 第129-131页 |
(三) 美国模式 | 第131-134页 |
三、西方大学学术权力模式的当代特征 | 第134-142页 |
(一) 分权化 | 第134-135页 |
(二) 科层化 | 第135-136页 |
(三) 委员会 | 第136-139页 |
(四) 校长专职化 | 第139-142页 |
第六章 中国大学学术权力模式之构建 | 第142-173页 |
一、中国大学“学术权力”模式选择的轨迹及当代价值 | 第142-148页 |
(一) 晚清民国时期(1898—1949) | 第143-144页 |
(二) 建国—改革时期(1949—1978) | 第144-147页 |
(三) 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 第147-148页 |
二、中国大学学术权力构建所面临的问题 | 第148-158页 |
(一) 对学术权力“西方模式”的误读 | 第149-151页 |
(二) 大学学术权力关系错位 | 第151-152页 |
(三) 学术规则实施机制的缺失 | 第152-155页 |
(四) 学术评估“麦当劳化”现象 | 第155-157页 |
(五) 教授权威式微 | 第157-158页 |
三、中国大学学术权力模式构建的方略 | 第158-173页 |
(一) 构建的背景 | 第158-162页 |
(二) 构建的原则 | 第162-163页 |
(三) 构建的思路 | 第163-166页 |
(四) 构建的实践 | 第166-173页 |
结论 | 第173-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8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5-186页 |
论文摘要 | 第186-190页 |
ABSTRACT | 第190-196页 |
后记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