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0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 | 第15-18页 |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 | 第16-17页 |
·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 | 第17页 |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 第17-18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8页 |
·介电限域效应 | 第18页 |
·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应用 | 第18-23页 |
·在电分析及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23页 |
·氧化铝模板 | 第23-29页 |
·阳极氧化铝膜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23-25页 |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结构模型 | 第25-27页 |
·影响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生长及结构的工艺参数 | 第27-29页 |
·本论文设想及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 第30-42页 |
·引言 | 第30页 |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 第30-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氧化铝模板形成机理 | 第36-40页 |
·铝离子的水解-沉积过程 | 第36-37页 |
·电场的作用 | 第37-38页 |
·体积膨胀应力作用 | 第38-40页 |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电化学特征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电化学去阻挡层的研究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阻挡层与阳极氧化电压的关系 | 第43-44页 |
·电化学去阻挡层原理 | 第44页 |
·去阻挡层过程伏安行为 | 第44-45页 |
·电解质种类的影响 | 第45-46页 |
·温度对去阻挡层的影响 | 第46-48页 |
·电解电位对去阻挡层时间的影响 | 第48页 |
·去阻挡层后表面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纳米铜修饰PAA电极的模板组装及其催化NO_2~-还原 | 第50-62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过程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模板的合成及电化学去阻挡层 | 第51页 |
·铜的电化学沉积 | 第51页 |
·纳米铜的物理和电化学表征 | 第51页 |
·待测样品的准备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61页 |
·PAA去阻挡层后电化学特征 | 第52-53页 |
·纳米铜的电沉积过程 | 第53-54页 |
·表面扫描电镜图谱 | 第54-55页 |
·纳米铜的XRD图谱分析 | 第55页 |
·催化NaNO_2~-的还原 | 第55-60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60-61页 |
·稳定性和重复性研究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纳米铁氰化镍修饰PAA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页 |
·纳米铁氰化镍修饰PAA电极的制备 | 第62-64页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实验试剂 | 第62-63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63页 |
·电极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 第63页 |
·碘量法测水果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5页 |
·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64页 |
·电极形貌表征 | 第64页 |
·Nano-sized NiHCF/PAA电极的电化学特征 | 第64-67页 |
·酸度对Nano-sized NiHCF/PAA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67-68页 |
·金属阳离子影响 | 第68-69页 |
·Nano-sized NiHCF/PAA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 | 第69-73页 |
·膜厚和测量电位的影响 | 第73-74页 |
·蔬菜、水果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 第74页 |
·Nano-sized NiHCF/PAA电极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研究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纳米普鲁士蓝修饰PAA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过氧化氢还原 | 第76-87页 |
·前言 | 第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试验仪器 | 第76页 |
·试验试剂 | 第76-77页 |
·电极的制作 | 第77页 |
·电极表征 | 第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6页 |
·制备一般条件讨论 | 第77页 |
·电极形貌表征 | 第77-78页 |
·nano-sized PB/Pd-PAA电极电化学特性 | 第78-83页 |
·nano-sized PB/Pd-PAA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还原 | 第83-85页 |
·nano-sized PB/Pd-PAA电极上安培法检测过氧化氢 | 第85页 |
·nano-sized PB/Pd-PAA电极检测过氧化氢的稳定性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氧化铝模板法制备纳米镍及其负载铂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 第87-99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镍纳米棒的制备 | 第88-91页 |
·实验 | 第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1页 |
·纳米镍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氧化甲醇研究 | 第91-98页 |
·实验 | 第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97页 |
·甲醇电催化氧化机理讨论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八章 镍钼合金纳米线的电化学沉积及其析氢性能研究 | 第99-111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1页 |
·实验仪器 | 第100页 |
·实验试剂 | 第100页 |
·PAA模板的制备 | 第100页 |
·电沉积过程 | 第100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100-101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沉积物的组成 | 第10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0页 |
·模板及镍钼合金纳米线的形貌表征 | 第101页 |
·电沉积条件讨论 | 第101-107页 |
·析氢活性比较 | 第107页 |
·镍钼合金纳米线沉积机理讨论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九章 聚苯胺纳米线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111-122页 |
·前言 | 第111页 |
·实验部分 | 第111-112页 |
·实验仪器 | 第111-112页 |
·实验试剂 | 第112页 |
·模板的制备及其去阻挡层过程 | 第112页 |
·模板中电沉积镍 | 第112页 |
·模板中聚苯胺纳米线的沉积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112页 |
·聚苯胺纳米线的物理表征 | 第11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0页 |
·循环伏安制备纳米聚苯胺 | 第112-116页 |
·恒电位法制备纳米聚苯胺 | 第116-117页 |
·聚苯胺的物理表征 | 第117-118页 |
·PANI nanowims/Ni-PAA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征 | 第118-120页 |
·苯胺电化学聚合机理讨论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