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以湘西老村为例的人类学考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9页 |
·理论综述 | 第8-13页 |
·对于中国村庄的研究 | 第8-10页 |
·湘西民族地区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 第10-11页 |
·蹲点工作的研究 | 第11-12页 |
·扶贫的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材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撰写方式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走近老村 | 第19-25页 |
·湘西综介 | 第19-21页 |
·近距离观察老村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扶贫的背景 | 第25-35页 |
·扶贫的历程:以湘西为例 | 第25-27页 |
·中国的农村扶贫体制 | 第27-30页 |
·工作队驻村的农村基层工作模式:以老村为例 | 第30-35页 |
·工作队的模式类型 | 第30-31页 |
·以点带面:地方政府的扶贫策略 | 第31-32页 |
·老村被选为“点”——老村人的福份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扶贫蹲点(上) | 第35-63页 |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工程 | 第35-40页 |
·路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 第35-36页 |
·计划与实施 | 第36-37页 |
·路修好之后 | 第37-38页 |
·新农村建设中的入户道路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水难流:引水风波 | 第40-50页 |
·风光不再依旧 | 第40页 |
·老村的水问题 | 第40-44页 |
·引水工程引来的喜与忧 | 第44-46页 |
·引水风波的扩大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新能源二沼气?:能源问题 | 第50-53页 |
·新农村,新形象:重建村部 | 第53-59页 |
·不堪重负的老村部 | 第53-55页 |
·重建村部 | 第55-57页 |
·村部落成 | 第57-59页 |
·村部作为国家形象 | 第59页 |
·蹲点建设:国家发展视野中的农村工作队模式 | 第59-63页 |
·作为“政治任务”的蹲点与扶贫 | 第59-60页 |
·国家发展的视野与村庄动员策略 | 第60-63页 |
第五章 扶贫蹲点(下) | 第63-86页 |
·贫困:户帮户助与扶贫建房 | 第63-71页 |
·特困户评选 | 第63-64页 |
·在吴家寨贴出公示之后 | 第64-67页 |
·石姓妇女添“麻烦” | 第67-68页 |
·扶贫建房风波 | 第68-70页 |
·风波之后 | 第70-71页 |
·发展生产:工作队与老村关系的变迁 | 第71-80页 |
·土改 | 第71-72页 |
·田园化与浮夸风 | 第72-74页 |
·农业技术推广与县委书记包村 | 第74-76页 |
·科技扶贫 | 第76-77页 |
·当前的工作队 | 第77-78页 |
·临近矿区背景下的老村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检查眼睛和疑似禽流感:为了村庄的和谐 | 第80-83页 |
·检查白内障 | 第80-82页 |
·疑似禽流感 | 第82-83页 |
·打起腰鼓唱起歌:村里的中老年女性 | 第83-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1 | 第92-94页 |
附录2 | 第94-96页 |
附录3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