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 第1-9页 |
(一) 循环经济理念产生的自然基础 | 第7页 |
(二) 循环经济理念产生的经济基础 | 第7-8页 |
(三) 循环经济理念产生的社会基础 | 第8-9页 |
二、循环经济概念产生的科学基础 | 第9-17页 |
(一) 循环经济概念的起源 | 第9-12页 |
(二)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12-15页 |
(三)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 | 第15-17页 |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 第17-22页 |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第17-19页 |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扭转防治思路的重要途径 | 第19-20页 |
(三)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 第20-21页 |
(四) 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 第21-22页 |
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22-28页 |
(一)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22-24页 |
(二)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24-28页 |
五、欧盟部分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 | 第28-36页 |
(一) 德国的循环经济 | 第29-32页 |
(二) 荷兰的循环经济 | 第32-34页 |
(三) 瑞士的循环经济 | 第34-36页 |
六、总结与启示 | 第36-46页 |
(一)宏观方面 | 第37-40页 |
(二)微观方面 | 第40-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1-5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