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器的研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卫星天线控制基础理论 | 第9-19页 |
·卫星电视广播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卫星电视广播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卫星广播系统的组成 | 第10页 |
·卫星天线主要性能指标 | 第10-15页 |
·天线的作用及分类 | 第10-11页 |
·卫星接收天线的位置角和极化角 | 第11-12页 |
·主要性能指标 | 第12-14页 |
·人工调整卫星天线对星的基本过程 | 第14-15页 |
·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15页 |
·微机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 | 第15-19页 |
·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19-26页 |
·系统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 第19-21页 |
·同步卫星的飘移 | 第19-20页 |
·系统跟踪信号的选取 | 第20页 |
·串行通信技术 | 第20-21页 |
·系统基本原理与性能特点 | 第21-24页 |
·系统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系统组成 | 第22-23页 |
·系统功能 | 第23页 |
·系统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系统的特点 | 第24页 |
·系统安全技术 | 第24-26页 |
·硬件安全技术 | 第24-25页 |
·软件安全技术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6-32页 |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6-27页 |
·系统关键器件的选择 | 第27-29页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27页 |
·A/D 转换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8255 并行接口芯片的使用 | 第28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8-29页 |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 第29-32页 |
·驱动电路及电机电路 | 第29-30页 |
·电平转换电路 | 第30-31页 |
·通道切换电路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卫星天线自适应控制系统主机软件设计 | 第32-48页 |
·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32页 |
·主机软件总体设计 | 第32-36页 |
·单片机程序总框图 | 第34页 |
·通道选择 | 第34-35页 |
·资源分配 | 第35-36页 |
·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 | 第36-47页 |
·监控软件设计及状态分析 | 第36-43页 |
·寻星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4页 |
·寻优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7页 |
·主机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单片机串行发送程序 | 第47页 |
·单片机串行接收程序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系统PC 机功能的具体实现 | 第48-55页 |
·PC 端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48-50页 |
·软件开发工具Delphi | 第48-49页 |
·程序总体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数据库与表的定制 | 第50-51页 |
·Delphi 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 第50页 |
·Delphi 访问数据库的实现 | 第50-51页 |
·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 | 第51-55页 |
·串口设置 | 第51-52页 |
·角度自动化采集 | 第52-54页 |
·自适应控制功能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系统使用说明及今后工作展望 | 第55-62页 |
·系统使用说明 | 第55-61页 |
·系统连接 | 第55页 |
·系统安装调试 | 第55-57页 |
·系统控制器使用说明 | 第57-60页 |
·PC 机软件的使用说明 | 第60-61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注释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Ⅰ主电路图 | 第67-68页 |
附录Ⅱ外围电路图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