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风电场并网对系统影响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8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 ·国内外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 ·世界各国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风力发电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14-16页 |
| ·风电场及风力发电机组 | 第16-23页 |
| ·风电场接入系统的形式 | 第17-18页 |
| ·风电场的电压等级 | 第18-19页 |
|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 第19-22页 |
| ·风电场的电气系统 | 第22页 |
|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原理图 | 第22-23页 |
| ·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23-27页 |
| ·风电并网过程对电网的冲击 | 第23-24页 |
| ·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 第25页 |
| ·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对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 第26页 |
|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8-44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异步发电机的稳态数学模型 | 第28-34页 |
| ·异步发电机的第一种PQ模型 | 第29-31页 |
| ·异步发电机的第二种PQ模型 | 第31-34页 |
| ·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34-42页 |
| ·风速模型及风速仿真 | 第35-38页 |
| ·风力机的模型 | 第38-41页 |
| ·传动机构的模型 | 第41-42页 |
| ·异步发电机的模型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含有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 | 第44-62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MATLAB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44页 |
| ·PSASP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44-48页 |
| ·PSASP的体系结构 | 第45页 |
| ·PSASP的功能 | 第45-48页 |
|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及其仿真计算 | 第48-52页 |
|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 ·风电系统及风电场参数 | 第49-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及分析 | 第52-60页 |
|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动态仿真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 ·仿真系统的描述 | 第53页 |
| ·仿真内容及仿真结果 | 第53-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并网风电场最大安装容量的计算与分析原则 | 第62-80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风电最大安装容量的影响因素 | 第63-64页 |
| ·确定风电最大安装容量的主要分析方法 | 第64-67页 |
| ·衡量风电场规模大小的两个指标 | 第67-69页 |
| ·穿透功率极限 | 第67-68页 |
| ·短路容量比 | 第68-69页 |
| ·算例分析 | 第69-78页 |
| ·稳态分析 | 第69-76页 |
| ·暂态分析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风电场对朔州电网运行影响的分析 | 第80-84页 |
| ·朔州电网简介 | 第80-81页 |
| ·含有风电场的朔州电网稳态分析 | 第81-82页 |
| ·含有风电场的朔州电网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84-87页 |
|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 ·工作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附录 1: 算例系统数据 | 第91-93页 |
| 附录 2: 稳态模型仿真图 | 第93-94页 |
| 附录 3: 动态模型仿真图 | 第94-95页 |
| 附录 4: 计算结果曲线图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