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及其发展 | 第9-24页 |
1.1.1 Cu-Cr合金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10-15页 |
1.1.2 定向共晶合金的研究 | 第15-22页 |
1.1.3 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 | 第22-24页 |
1.2 选题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 第24-25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2.2 实验可行性分析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案 | 第28-35页 |
2.1 合金系的选择 | 第28-2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30-33页 |
2.3.1 实验设备及其原理 | 第30-32页 |
2.3.2 原始试样的制备 | 第32页 |
2.3.3 定向凝固试样的制备 | 第32-33页 |
2.4 组织及成分分析 | 第33页 |
2.5 实验方案安排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3章 Cu-Cr亚共晶合金初始过渡区非稳态组织考察 | 第35-54页 |
3.1 定向凝固初始过渡区的组织转变特征 | 第35-38页 |
3.2 抽拉速率对初始过渡区组织演化过程的影响 | 第38-45页 |
3.2.1 不同抽拉速率下的组织演化 | 第38-42页 |
3.2.2 分析与讨论 | 第42-45页 |
3.3 影响非稳态条件下组织转变的外部因素 | 第45-48页 |
3.3.1 溶质对流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2 设备的不稳定性 | 第48页 |
3.4 枝晶调整阶段的胞、枝晶形态演化特征 | 第48-51页 |
3.4.1 自动调整机制 | 第48-50页 |
3.4.2 胞/枝晶间距的调整的驱动力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4章 Cu-Cr亚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稳态组织的微观特征 | 第54-67页 |
4.1 Cu-Cr合金定向凝固组织 | 第54-56页 |
4.2 不同界面推进方式形成的定向凝固组织 | 第56-61页 |
4.2.1 平界面凝固组织 | 第56-58页 |
4.2.2 非平界面凝固组织 | 第58-59页 |
4.2.3 枝晶间共晶组织及β相生长 | 第59-61页 |
4.3 横界面组织 | 第61-63页 |
4.4 Cu-Cr合金中共晶组织形成方式 | 第63-65页 |
4.5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5章 Cu-Cr合金初始过渡区初生相与共晶相竞争生长机制 | 第67-74页 |
5.1 Cu-Cr合金的非平衡凝固 | 第67-69页 |
5.2 Cu-Cr亚共晶合金β相的析出机制 | 第69-70页 |
5.2.1 由共晶反应析出的β_(共晶) | 第69-70页 |
5.2.2 固相脱溶析出β_(II) | 第70页 |
5.3 初始过渡区初生α相的生长不稳定性 | 第70-72页 |
5.4 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