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滞育的概念 | 第9页 |
·滞育类型 | 第9-11页 |
·滞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第11-14页 |
·昆虫的滞育后发育 | 第14页 |
·物种分化机制 | 第14-15页 |
·异域物种分化 | 第14-15页 |
·同域物种分化 | 第15页 |
·桃蛀果蛾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寄主与分布 | 第16页 |
·生活史 | 第16页 |
·滞育 | 第16-17页 |
·分化研究 | 第17-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供试仪器 | 第20页 |
·虫源的采集及处理 | 第20页 |
·越冬代蛹和第1代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 第20页 |
·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幼虫饲养 | 第21页 |
·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21-22页 |
·寄生蜂调查 | 第22-23页 |
·寄生蜂种类调查 | 第22页 |
·桃小甲腹茧蜂解除滞育后1龄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4页 |
·桃蛀果蛾越冬幼虫出土至成虫羽化、第1代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23-26页 |
·越冬幼虫出土至成虫羽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23-24页 |
·桃蛀果蛾第1代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24-26页 |
·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26-31页 |
·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比较 | 第26-27页 |
·苹果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27-28页 |
·山植上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28页 |
·酸枣上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28-29页 |
·杏上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29-30页 |
·枣上桃蛀果蛾幼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 | 第30-31页 |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的寄生蜂 | 第31-34页 |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寄生蜂种类比较 | 第31页 |
·苹果桃蛀果蛾与桃小甲腹茧蜂解除滞育后幼虫至成虫羽化阶段发育历期 | 第31-32页 |
·苹果桃蛀果蛾与其寄生蜂桃小甲腹茧蜂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比较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5-38页 |
·不同寄主上桃蛀果蛾越冬出土幼虫至成虫羽化阶段、第1代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35页 |
·滞育反应的光周期差异 | 第35-36页 |
·食物质量对桃小生活史趋异的作用 | 第36-37页 |
·桃蛀果蛾寄生蜂的研究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