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头式微波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抽头式微波滤波器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抽头式微波滤波器设计的主要步骤 | 第10-11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微波滤波器基本设计理论 | 第12-31页 |
·传输函数 | 第12-18页 |
·复平面上的零点和极点 | 第13页 |
·Butterworth(最平坦)响应 | 第13-14页 |
·Chebyshev(等波纹)响应 | 第14-15页 |
·椭圆函数响应 | 第15-16页 |
·广义Chebyshev 响应 | 第16-18页 |
·低通原型滤波器 | 第18-22页 |
·Butterworth(最平坦)低通原型滤波器 | 第19-20页 |
·Chebyshev(等波纹)低通原型滤波器 | 第20-21页 |
·椭圆函数低通原型滤波器 | 第21-22页 |
·广义Chebyshev 低通原型滤波器 | 第22页 |
·频率变换 | 第22-25页 |
·倒置变换器 | 第25-27页 |
·阻抗和导纳倒置变换器的定义 | 第25-26页 |
·原型滤波器中的倒置变换器 | 第26-27页 |
·滤波器的损耗和无载品质因数 | 第27-31页 |
·有耗元件的无载品质因数 | 第27-28页 |
·低通和高通滤波器中的损耗特性 | 第28-29页 |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中的损耗特性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微波滤波器抽头单元分析 | 第31-41页 |
·等效电路分析 | 第31-35页 |
·梳状线抽头单元分析 | 第31-33页 |
·交指线抽头单元分析 | 第33-35页 |
·有载品质因数参数提取方法 | 第35-39页 |
·有载品质因数Qe 的定义 | 第35页 |
·单加载谐振器分析法 | 第35-37页 |
·双加载谐振器分析法 | 第37-39页 |
·抽头单元的结构实现形式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微波滤波器耦合结构分析 | 第41-58页 |
·耦合结构的等效电路分析 | 第41-46页 |
·耦合谐振器带通滤波器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梳状线耦合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交指线耦合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耦合结构参数提取分析 | 第46-55页 |
·对称耦合谐振器分析 | 第46-50页 |
·电耦合 | 第46-47页 |
·磁耦合 | 第47-49页 |
·混合耦合 | 第49-50页 |
·非对称耦合谐振器分析 | 第50-54页 |
·电耦合 | 第50-51页 |
·磁耦合 | 第51-52页 |
·混合耦合 | 第52-54页 |
·耦合系数的通用表达式 | 第54-55页 |
·耦合系数的EM 仿真实现 | 第55-58页 |
·电壁和磁壁提取方法 | 第55-57页 |
·双模提取方法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抽头式微波滤波器设计实例 | 第58-76页 |
·抽头式梳状线微波滤波器设计 | 第58-67页 |
·抽头式交指线微波滤波器设计 | 第67-72页 |
·抽头式直接耦合微波滤波器设计 | 第72-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