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臭氧—生物活性炭与微曝气—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饮用水及水源污染现状第12-13页
   ·饮用水处理工艺发展现状第13-21页
     ·常规处理工艺第13页
     ·预处理工艺第13-15页
     ·常规处理强化工艺第15-17页
     ·深度处理工艺第17-21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第21-25页
   ·关于本课题的来源第25-26页
第2章 原水水质、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第26-33页
   ·黄浦江水源水质第26-27页
     ·黄浦江水源第26页
     ·黄浦江水质第26-27页
   ·项目研究的内容第27页
     ·生物预处理后续常规处理的研究第27页
     ·生物预处理后续深度处理的研究第27页
   ·中试试验工艺流程第27-28页
   ·工艺运行参数第28-30页
   ·水质分析方法第30-31页
     ·水质分析指标第30页
     ·水质分析方法第30-31页
   ·项目研究目的、意义第31-33页
第3章 生物预处理后的常规处理第33-44页
   ·混凝和沉淀的处理效果第33-37页
     ·对浑浊度的去除第33-35页
     ·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第35-36页
     ·对NH_3-N和NO_2-N的去除第36-37页
     ·对铁的去除第37页
   ·生物砂滤柱的性能研究第37-42页
     ·对NH_3-N和NO_2-N的去除第37-39页
     ·对有机物的去除第39-40页
     ·对浑浊度的去除第40页
     ·溶解氧的变化第40-41页
     ·对铁、锰的去除第41-42页
   ·砂滤柱中的微生物镜检照片第42-44页
第4章 挂膜期间工艺出水水质分析第44-65页
   ·挂膜阶段活性炭单元对各水质参数的去除效果第44-55页
     ·挂膜期间通水倍数的确定第47页
     ·挂膜期间温度变化第47页
     ·无机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第47-50页
     ·有机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第50-54页
     ·挂膜后期炭层镜检照片和电镜扫描照片(SEM)第54-55页
   ·挂膜期间全程工艺单元对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第55-64页
     ·对浑浊度的去除第55-56页
     ·浑浊度去除与氨氮、UV_(254)以及COD_(Mn)去除相关性分析第56-58页
     ·对氨氮的去除第58-61页
     ·对UV_(254)的去除第61-62页
     ·对COD_(Mn)的去除第62-63页
     ·对DOC的去除第63-64页
   ·挂膜成熟的评价指标以及指示性参数第64-65页
第5章 生物活性炭期间工艺出水水质分析第65-79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水质分析第65-74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对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第66-70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因素第70-74页
   ·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水质分析第74-79页
     ·对氨氮的去除第75-77页
     ·对COD_(Mn)去除第77页
     ·对UV_(254)的去除第77-79页
第6章 臭氧-生物活性炭和微曝气—生物活性炭对比研究第79-85页
   ·两工艺对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对比第79-82页
     ·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第79-80页
     ·对DOC,BDOC,AOC的去除第80-81页
     ·对THMFP和HAAFP的去除第81-82页
     ·两工艺出水的UV光谱扫描图像比较第82页
   ·两种工艺的生物活性炭柱上生物量的比较第82-83页
   ·两工艺出水UV_(254)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第83-85页
第7章 结论和建议第85-88页
   ·结论第85-86页
   ·建议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宋之际防御使职能探微
下一篇:抽头式微波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