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攀钢轨梁厂加热炉现场总线模糊控制系统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课题背景第10-1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4页
     ·加热炉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第11页
     ·加热炉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现状第11-13页
     ·现场总线仪表的应用状况第13-14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达到的目的第14-15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本课题要达到的目标第15页
   ·作者的主要工作第15页
   ·本文章节的编排第15-17页
第二章 加热炉工艺及控制要求第17-25页
   ·轨梁加热炉的现状第17-18页
   ·工艺流程简述第18-19页
   ·加热炉步进式推进系统第19-20页
     ·步进式加热炉的原理第19-20页
     ·步进式加热炉的主要优点第20页
   ·蓄热式燃烧技术第20-22页
     ·蓄热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第21-22页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优点第22页
   ·加热炉的技术性能第22-23页
   ·加热炉的控制要求第23-24页
   ·小节第24-25页
第三章 现场总线技术第25-38页
   ·现场总线技术的由来第25-28页
     ·CIMS 体系结构及工业数据结构的层次划分第25-27页
     ·传统系统的主要缺点第27页
     ·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第27-28页
   ·FF 现场总线第28-34页
     ·基金会现场总线的拓朴结构第29-31页
     ·低速现场总线H1第31-32页
     ·现场总线网络的安装第32-34页
   ·PROFIBUS 现场总线第34-37页
     ·PROFIBUS 技术规范的形成第34-35页
     ·PROFIBUS 的技术要点第35页
     ·PROFIBUS 协议结构第35-36页
     ·PROFIBUS 基本功能第36-37页
   ·小节第37-38页
第四章 INDUSTRIAL~(IT)控制系统第38-50页
   ·概述第38-40页
   ·INDUSTRIAL~(IT)系统结构第40-43页
     ·Industrial~(IT) 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关系第40-41页
     ·Industrial~(IT) 的层次结构第41-43页
     ·Industrial~(IT) 的特点第43页
   ·CONTROL~(IT)系统第43-49页
     ·AC800F/C 控制器第44-47页
     ·过程I/O 模件第47-48页
     ·Control Builder F(CBF) 工程师站组态软件第48-49页
   ·小节第49-50页
第五章 加热炉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0-63页
   ·选择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第50-53页
     ·项目是否适用于使用现场总线技术第50-51页
     ·系统实时性要求第51页
     ·系统结构配置第51-53页
   ·现场总线仪表选择第53-56页
     ·主要检测、控制内容第54页
     ·现场总线仪表的选择第54-55页
     ·现场总线部件的选择第55-56页
   ·DCS 系统配置第56-58页
   ·DCS 系统的主要功能第58-62页
   ·小节第62-63页
第六章 炉温的模糊控制第63-79页
   ·炉温的检测与设定第63-68页
     ·最佳加热温度曲线的设定第64-65页
     ·炉温、钢坯表面温度、中心温度的关系第65-68页
   ·空煤气流量的检测与计算第68-71页
     ·内藏式双文丘里管智能流量计工作原理第69-70页
     ·内藏式双文丘里管智能流量计的优点第70-71页
   ·空煤配比的控制第71-72页
   ·炉温的控制第72-77页
     ·温度控制回路第72-75页
     ·空气/煤气双交叉限幅控制第75-77页
   ·小节第77-79页
第七章 DCS 系统的编程组态第79-93页
   ·硬件组态第80-84页
   ·控制站编程第84-86页
   ·自定义功能块编程第86-88页
   ·操作站编程第88-92页
   ·现场调试第92-93页
第八章 结论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攻研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离子体二甲醚转化研究
下一篇:新型电控缸内直喷LPG发动机喷射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