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转捩的研究 | 第10-16页 |
| ·流动稳定性问题的进展 | 第10-13页 |
| ·感受性问题 | 第13页 |
| ·转捩的预测 | 第13-14页 |
| ·转捩实验 | 第14-15页 |
| ·转捩的直接数值模拟 | 第15-16页 |
| ·湍流的研究 | 第16-20页 |
| ·湍流的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 ·湍流的相干结构 | 第17-18页 |
| ·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 | 第18-20页 |
| ·本文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 ·转捩过程中breakdown机理的研究 | 第20-21页 |
| ·可压缩湍流特性的研究 | 第21页 |
| ·可压缩湍流近壁区相干结构的研究 | 第21页 |
| ·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直接数值模拟湍流的研究 | 第21-22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数值方法 | 第24-40页 |
| ·控制方程 | 第24-26页 |
| ·通量分裂 | 第26-27页 |
| ·全局的Lax-Friedrichs分裂方法(LF) | 第26-27页 |
| ·局部的Steger-Warming分裂方法(SW) | 第27页 |
| ·空间离散 | 第27-29页 |
| ·时间离散 | 第29-32页 |
| ·初始条件 | 第32-36页 |
| ·相似性解 | 第32-35页 |
| ·特征值与特征函数 | 第35页 |
| ·扰动形式 | 第35-36页 |
| ·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 ·问题描述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超音速平板边界层转捩中层流突变为湍流的机理 | 第40-50页 |
| ·研究背景 | 第40-41页 |
| ·参数的选取 | 第41-43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3-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超音速平板边界层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50-66页 |
| ·研究背景 | 第50-52页 |
| ·参数的选取 | 第52-54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63页 |
| ·时间演化曲线 | 第55-56页 |
| ·平均流剖面 | 第56-59页 |
| ·湍流Mach数 | 第59-60页 |
| ·其它物理量的脉动均方根值 | 第60-61页 |
| ·Reynolds应力 | 第61-62页 |
| ·强Reynolds比拟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 第五章 超音速湍流边界层近壁区相干结构的研究 | 第66-76页 |
| ·研究背景 | 第66-67页 |
| ·问题描述和数值方法 | 第67-69页 |
| ·Mu-level法 | 第67-68页 |
| ·第二象限法 | 第68页 |
| ·VITA法 | 第68-69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9-74页 |
| ·低速条纹 | 第69-70页 |
| ·相干结构 | 第70-72页 |
| ·准流向涡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超音速平板边界层湍流的空间模式直接数值模拟问题 | 第76-88页 |
| ·研究背景 | 第76-78页 |
| ·具体做法 | 第78-81页 |
| ·TDNS | 第78-80页 |
| ·SDNS | 第80-81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1-86页 |
| ·空间演化曲线 | 第82页 |
| ·平均流剖面 | 第82-84页 |
| ·脉动统计量 | 第84-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98-100页 |
| 附录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