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卵叶韭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资源分布及分布中心 | 第10页 |
·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 第10-11页 |
·营养成分及其药用功能 | 第11页 |
2 鳞茎类植物休眠机理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休眠的概念及分类 | 第11-13页 |
·影响鳞茎类植物休眠的因素 | 第13-14页 |
·生理生化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14-15页 |
·内源激素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15-17页 |
·休眠的机理 | 第17页 |
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卵叶韭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18-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调查地概况 | 第18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9-21页 |
·群落结构和生境特征 | 第21-23页 |
·地理分布和资源现状 | 第23-24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4-26页 |
·形态特征、物候期和繁殖习性 | 第24-25页 |
·生境及群落结构 | 第25页 |
·资源现状与保护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温度处理过程中卵叶韭更新芽解除休眠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26-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6-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不同温度处理卵叶韭更新芽休眠期及20℃下的发芽情况和长势 | 第30-31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1-33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内源激素比值的变化 | 第33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α-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33-34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4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34-35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5-36页 |
·更新芽内物质代谢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36-3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9-43页 |
·卵叶韭休眠解除的标志及温度对休眠的影响 | 第39页 |
·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及各休眠阶段的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39-40页 |
·休眠解除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和作用 | 第40-41页 |
·休眠解除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