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磨粒的显微形态分析与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第一章 概论 | 第1-21页 |
1.1 磨粒自动识别技术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磨粒自动识别技术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5-18页 |
1.3 磨粒自动识别技术在研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DAIAS的整体设计 | 第21-3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1-26页 |
2.3 软件设计 | 第26-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彩色磨粒图像的预处理 | 第31-5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数字图像的表示形式 | 第31-33页 |
3.3 DAIAS中表色模型 | 第33-37页 |
3.4 预处理过程的要求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 第37-38页 |
3.5 图像增强 | 第38-41页 |
3.6 数字分割 | 第41-51页 |
3.7 孔洞填充 | 第51-52页 |
3.8 腐蚀 | 第52-53页 |
3.9 磨粒的标识和图像的二值化 | 第53-54页 |
3.10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磨损磨粒的特征参数及提取 | 第55-67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磨粒识别特征及产生机理 | 第55-58页 |
4.3 磨粒颜色特征参数及提取 | 第58-59页 |
4.4 磨粒表面纹理特征参数及提取 | 第59-62页 |
4.5 磨粒形状尺寸参数及提取 | 第62-66页 |
4.6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磨损磨粒分析与识别 | 第67-82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磨粒材质的分析 | 第67-70页 |
5.3 基于磨粒识别的磨损故障诊断原理 | 第70-72页 |
5.4 磨粒的模式识别方法 | 第72-75页 |
5.5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磨粒识别 | 第75-81页 |
5.6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