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分析 | 第1-28页 |
|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的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 ·RNA沉默的发现 | 第11-12页 |
| ·RNA沉默机制 | 第12-14页 |
| ·VIGS优缺点 | 第14-15页 |
| ·VIGS载体 | 第15-16页 |
| ·病毒侵染方式 | 第16-17页 |
| ·VIGS的应用 | 第17-18页 |
| ·VIGS的抑制 | 第18-20页 |
| ·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 ·乙烯生物合成 | 第20-22页 |
| ·乙烯信号传导 | 第22-24页 |
| ·番茄果实成熟的乙烯调控 | 第24-25页 |
| ·本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番茄幼苗VIGS体系的建立 | 第28-55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8-31页 |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28-29页 |
| ·酶及试剂 | 第29页 |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9-3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 ·番茄叶,花和果实总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 ·番茄PDS基因的扩增 | 第32-33页 |
| ·质粒转化和提取 | 第33-35页 |
| ·农杆菌侵染 | 第35页 |
| ·番茄植株PDS基因沉默分析 | 第35-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51页 |
| ·番茄果实RNA提取 | 第38页 |
| ·PD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8-40页 |
| ·病毒载体TRV-PDS构建 | 第40-41页 |
| ·侵染方法的建立 | 第41-43页 |
| ·番茄幼苗VIGS体系优化 | 第43页 |
| ·叶片基因沉默分析 | 第43-46页 |
| ·花基因沉默分析 | 第46页 |
| ·果实基因沉默分析 | 第46-48页 |
| ·八氢番茄红素分析 | 第48-50页 |
| ·PDS基因半定量RT-PCR | 第50-51页 |
| ·病毒的分子检测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5页 |
| ·VIGS与反义转基因技术之比较 | 第51-53页 |
| ·TRV诱导番茄植株的基因沉默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番茄果实VIGS体系的建立 | 第55-77页 |
| ·前言 | 第55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5-56页 |
| ·植物材料 | 第55页 |
| ·Southern杂交用试剂 | 第55-5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6页 |
| ·方法 | 第56-59页 |
| ·离体番茄果实的真空渗透 | 第56页 |
| ·番茄果实乙烯含量的测定 | 第56页 |
| ·番茄果实ACC含量分析 | 第56-57页 |
| ·PCR Southern杂交 | 第57-5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9-75页 |
| ·TRV侵染番茄果实 | 第59-61页 |
| ·离体番茄果实VIGS体系的建立 | 第61-65页 |
| ·活体番茄果实VIGS体系的建立 | 第65-75页 |
| ·讨论 | 第75-77页 |
| ·病毒侵染方式的选择 | 第75页 |
| ·果柄注射方法的优越性 | 第75-76页 |
| ·沉默信号传导的迷惑 | 第76-77页 |
| 第四章 LeEIN2基因在番茄果实成熟调控中的作用 | 第77-90页 |
| ·前言 | 第77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77页 |
| ·方法 | 第77-82页 |
| ·LeEIN2基因片段克隆 | 第77-78页 |
| ·番茄基因组DNA的Southern杂交 | 第78-80页 |
| ·杂交 | 第80-8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2-89页 |
| ·病毒载体TRV-LeEIN2构建 | 第82-85页 |
| ·LeEIN2基因拷贝数分析 | 第85-86页 |
| ·果柄注射诱导番茄果实LeEIN2基因沉默 | 第86-87页 |
| ·叶片侵染诱导番茄果实LeEIN2基因沉默 | 第87-89页 |
| ·讨论 | 第89-90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体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 ·全文总体结论 | 第90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0-91页 |
| ·研究展望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