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国有产权转让的特殊性分析 | 第11-21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二、国有产权转让特殊性的具体分析 | 第13-21页 |
(一) 国有产权转让对政府的影响 | 第13-17页 |
(二) 国有产权转让对职工的影响 | 第17-18页 |
(三) 国有产权转让对经营人员的影响 | 第18-19页 |
(四) 国有产权转让对债权人的影响 | 第19页 |
(五) 国有产权转让对拟购买人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现行国有产权转让立法缺陷分析 | 第21-32页 |
一、批准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 第21-22页 |
(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或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批准程序的缺陷 | 第21页 |
(二) 企业职工代表人及债权人批准程序的缺陷 | 第21-22页 |
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 第22-24页 |
(一) 对中介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 | 第23-24页 |
(二) 对经营人员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 | 第24页 |
三、发布转让信息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 第24-25页 |
四、交易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 第25-28页 |
(一) 忽视了职工购买国有产权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二) 忽视经营人员购买国有产权的特殊性 | 第27页 |
(三) 忽视拟购买人救济问题 | 第27-28页 |
五、监督检查程序中存在的缺陷 | 第28-32页 |
(一) 合同无效事由过多 | 第28-29页 |
(二) 与相关法律存在冲突 | 第29-30页 |
(三) 救济方式只采用了终止国有产权转让与认定合同无效的做法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国有产权转让程序的完善 | 第32-43页 |
一、国有产权转让程序完善的指导思想 | 第32-34页 |
二、国有产权转让程序的具体完善措施 | 第34-43页 |
(一) 批准程序的完善 | 第34-35页 |
(二) 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程序的完善 | 第35页 |
(三) 信息披露程序的完善 | 第35-36页 |
(四) 交易程序的完善 | 第36-38页 |
(五) 拟购买人的救济程序的完善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