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5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5页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5-6页 |
四、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6-7页 |
第一章 教育的经济学性质与政府干预 | 第7-15页 |
一、教育的经济学性质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 第7-10页 |
二、政府干预教育的目标:效率、公平和社会问题 | 第10-12页 |
三、政府干预教育的方式 | 第12-13页 |
四、小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公共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20页 |
一、公共教育制度的产生: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开端 | 第15-17页 |
二、政府干预的深入和公共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第17-18页 |
三、福利国家下的公共教育制度 | 第18-19页 |
四、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各国公共教育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第20-26页 |
一、对公共教育制度的批评: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 第20-21页 |
二、公共教育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分析 | 第21-24页 |
三、对公共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批评 | 第24-25页 |
四、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的教育体制改革:回顾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二、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27-28页 |
三、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 第29-36页 |
一、义务教育的融资与提供: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 | 第29-32页 |
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 | 第32-34页 |
三、城市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 第34-35页 |
四、小结 | 第35-36页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非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 第36-42页 |
一、普通高中教育:选拔还是普及? | 第36-37页 |
二、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 | 第37-38页 |
三、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 第38-40页 |
四、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中文文献 | 第44-45页 |
英文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