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非建设用地控制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附图目录第12-16页
附表目录第16-18页
1 绪论第18-26页
 1.1 引言第18页
 1.2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非建设用地关系第18-20页
 1.3 论文选题第20-22页
  1.3.1 选题动因第20-21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1.3.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2页
 1.4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23-26页
  1.5.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2 研究框架第24-26页
2 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第26-5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学科注释第26-42页
  2.1.1 相关概念界定第26-27页
  2.1.2 相关学科理论注释第27-30页
  2.1.3 命题研究与本学科发展态势第30-42页
 2.2 现象评述第42-46页
  2.2.1 城镇化进程中的自然要素特征与历史演变过程第42-45页
  2.2.2 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域特征态势比较第45-46页
 2.3 问题的产生第46-50页
  2.3.1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态势第46-48页
  2.3.2 城镇化进程中非建设用地的生态缺失第48-50页
  2.3.3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比例的失衡第50页
 2.4 对相关问题的关注第50-53页
  2.4.1 对地域、生境的关注第50页
  2.4.2 对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协调关系的关注第50-52页
  2.4.3 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第52页
  2.4.4 对城乡统筹与三农问题的关注第52-53页
  2.4.5 对机制、政策策略的关注第53页
 2.5 本章小结第53-56页
3 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第56-74页
 3.1 以建设用地为图,以非建设用地为底的图底关系第57-61页
  3.1.1 城镇扩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扩展态势与类型第57-58页
  3.1.2 建设用地的自然与人工化动态作用过程第58-59页
  3.1.3 建设用地的作用力趋势第59-60页
  3.1.4 城市扩展的用地方向选择第60-61页
 3.2 以非建设用地为图,以建设用地为底的图底关系第61-67页
  3.2.1 非建设用地结构构成特征类型第61-63页
  3.2.2 非建设用地的自然生态功益第63-65页
  3.2.3 非建设用地的自然与人工化作用过程第65-67页
 3.3 城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空间整合关系评述第67-73页
  3.3.1 城镇复合生态系统空间整合关系分析第67-68页
  3.3.2 城镇土地利用整合关系分析第68-72页
  3.3.3 城镇空间整合中环境容量测度第72-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4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性对策研究第74-106页
 4.1 机制:构建相互的协调机制第74-77页
  4.1.1 保护机制第75页
  4.1.2 引导机制第75-76页
  4.1.3 控制机制第76-77页
 4.2 认知:用地的价值选择与保护认知第77-85页
  4.2.1 用地价值与类型评价第77-80页
  4.2.2 生态因子与资源评价第80-84页
  4.2.3 综合评价与格局选择第84-85页
 4.3 优化:非建设用地的整体、系统优化第85-89页
  4.3.1 区域整体功能优化第86-87页
  4.3.2 区域整体空间格局优化第87-89页
 4.4 调控: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两者的协调、控制第89-102页
  4.4.1 建设用地调控第91-96页
  4.4.2 非建设用地调控第96-101页
  4.4.3 GIS、RS技术的实时监控、反馈与引导第101-102页
 4.5 管理: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政策导引第102-104页
  4.5.1 城市非建设用地监管对策第103页
  4.5.2 政策导向第103-104页
 4.6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5 成都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案例应用第106-132页
 5.1 用地生态价值认知与评价第107-114页
  5.1.1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空间关系分析第107-111页
  5.1.2 城市区域相关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第111-114页
 5.2 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构建第114-127页
  5.2.1 非建设用地整体空间格局模式第114-117页
  5.2.2 非建设用地系统网络化功能布局第117-123页
  5.2.3 产业转型与城乡空间祸合第123-127页
 5.3 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控制第127-130页
  5.3.1 城市非建设用地导控机制第127-128页
  5.3.2 城市线性空间的保护控制第128-129页
  5.3.3 城市特殊地段的保护控制第129-130页
  5.3.4 非建设用地重要节点控制第130页
 5.4 成都非建设用地管理对策导向第130-131页
 5.5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6 结语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0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40-142页
独创性声明第142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居区达斡尔族的语言衍变--据齐齐哈尔市梅、富两区语言调查材料
下一篇:多功能车载移动通信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