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

导论第1-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学术史与资料综述第11-16页
  (一) 相关学术史第11-15页
  (二) 资料综述第15-16页
 三、概念界说与写作原则第16-17页
  (一) 概念界说第16页
  (二) 写作原则第16-17页
 四、研究取向第17-20页
  (一) 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及论文框架第17-18页
  (二) 本文创新及研究之缺失第18-20页
第一章 公行制度时期的“行欠”纠纷及五口通商后华洋商人争讼之社会相第20-42页
 第一节 公行制度时期的“行欠”纠纷与中英交涉第20-24页
  一、“行欠”问题缘起第20-22页
  二、清政府预防和解决“行欠”纠纷的主要措施第22-23页
  三、涉外民商纠纷“外交化”在近代初曙的实践误区第23-24页
 第二节 五口通商后华洋商人争讼之社会相第24-41页
  一、西商东渐与中西商人逐利之争第25-29页
  二、洋商肇讼行为之种种第29-31页
  三、华商的“洋化”趋向及华洋商事纠纷的复杂化第31-38页
  四、“畏讼”与“健讼”:商事纠纷中华洋商人诉求策略的对位分析第38-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二章 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主要形态考察第42-71页
 第一节 商事交易类纠纷第42-48页
  一、定货纠纷第42-45页
  二、商欠纠纷第45-46页
  三、围绕着货物质量所产生的纠纷第46-47页
  四、委托购售纠纷第47-48页
 第二节 土地房产类纠纷第48-52页
  一、土地买卖与转租纠纷第49-51页
  二、房产买卖与出租纠纷第51-52页
 第三节 票据类纠纷第52-57页
  一、票银兑付纠纷第54-56页
  二、票据遗失纠纷第56页
  三、伪票纠纷第56-57页
 第四节 海商类纠纷第57-61页
  一、租船纠纷第58-59页
  二、船只装运纠纷第59-61页
 第五节 其他几类重要商事纠纷第61-70页
  一、保险纠纷第61-63页
  二、破产纠纷第63-64页
  三、合股纠纷第64-66页
  四、抵押贷款纠纷第66-67页
  五、洋行与买办之间的纠纷第67-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三章 国家权力架构内的华洋商事纠纷解决范式第71-102页
 第一节 “交涉型”理案与华洋商事纠纷的“泛外交化”第71-78页
  一、普通华洋商事纠纷案直接通过交涉处理第73-75页
  二、晚清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华洋商事纠纷通过交涉途径解决第75-76页
  三、华洋商事诉讼转化为中西交涉第76-78页
 第二节 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华洋商事讼案理案模式第78-89页
  一、上海租界会审公廨的设立及其对华洋商事案件的理处第78-83页
  二、上海租界会审公廨理案机制的惰性因素及审判障碍第83-86页
  三、对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华洋商事讼案审判实践的几点解析第86-89页
 第三节 “司牙孜”制度与中俄边界商贸纠纷的会审第89-91页
 第四节 清末各级审判厅的华洋商事纠纷审理模式第91-95页
  一、晚清司法改良与各级审判厅的设立第91-92页
  二、审判厅理案与华洋商事诉讼的新变化第92-95页
 第五节 西方在华司法机构对华洋商事讼案的审理第95-101页
  一、西方在华司法机构设立之概况第95-97页
  二、西方在华司法机构对华洋商事讼案的受理与审判第97-99页
  三、西方在华司法机构理案模式对华洋商事诉讼的双重效应第99-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第四章 华洋商事纠纷在民间系统的运作——以华商组织的参与角色为中心第102-124页
 第一节 晚清华商组织和洋商组织之概况第102-103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第103-111页
  一、传统商业行会对华洋商事纠纷的介入第104-105页
  二、“停交”抵制:导因及运作机制第105-108页
  三、“停交”抵制的经济透视:西商东渐背景下的市场仇恨和民间壁垒第108-109页
  四、“停交”抵制的法律解读:本土商事习惯法的袭承与延伸第109-111页
 第三节 晚清商会与华洋商事纠纷的解决第111-116页
  一、直接出面理处华洋商事纠纷第112-114页
  二、在华洋商事诉讼中与官方系统的互动及限度第114-116页
 第四节 外籍律师对华洋商事纠纷的参预及角色定位第116-122页
  一、外籍律师在中国执业之概况第116-117页
  二、外籍律师在华洋商事纠纷与诉讼中的多维角色第117-119页
  三、华洋商事诉讼中外籍律师行为模式再考察:一个职业本位的视角第119-122页
 小结第122-124页
第五章 华洋商事纠纷与中国近代法律变迁第124-157页
 第一节 华洋商事纠纷与中国近代商人法观念更新第124-130页
  一、民商立法观念的萌动第125-126页
  二、私法观念的培塑第126-128页
  三、诉讼观念的激扬第128-130页
 第二节 华洋商事纠纷与近代民间商事习惯法嬗变第130-137页
  一、习惯法与商事习惯法第130-132页
  二、华洋商事纠纷对中国传统商事习惯法的冲击第132-134页
  三、西商东侵下的中国近代商事习惯法变迁第134-137页
 第三节 华洋商事纠纷与晚清的民商立法活动第137-152页
  一、华洋船碰纠纷与防碰章程的制定第138-142页
  二、华洋商标纠纷与商标法规的制定第142-147页
  三、华洋版权纠纷与版权法的制定第147-151页
  四、华洋商事纠纷与其他民商法律法规的制定第151-152页
 第四节 华洋商事诉讼与晚清司法制度的转型第152-156页
  一、新的诉讼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第153-155页
  二、审案方式的变革第155-156页
 小结第156-157页
余论:涉外商事纠纷与晚清法律移植再反思——一个民间的视野第157-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3页
附录第173-17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5-176页
后记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
下一篇: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