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3页 |
| ·引言 | 第8页 |
| ·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可视化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地质体建模和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地质体建模和可视化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0页 |
| ·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应用 | 第10-11页 |
| ·地质体建模和可视化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地质体几何建模方法 | 第12-13页 |
| 2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建模方法技术、原理 | 第13-19页 |
| ·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 ·建立地质体三维数据结构的基本方法 | 第13-19页 |
| ·不规则三角网(TIN) | 第14-15页 |
| ·边界表示(B-Rep) | 第15-16页 |
| ·八叉树(Octree)构模 | 第16-17页 |
| ·结构实体几何(CSG) | 第17-18页 |
| ·基于混合表示的模型(Hybrid Model) | 第18-19页 |
| 3 基于类三棱柱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建模方法 | 第19-42页 |
| ·类三棱柱数据模型总体分析 | 第19-20页 |
| ·ATP 数据结构的建立 | 第20-23页 |
| ·ATP 拓扑关系的建立 | 第23-27页 |
| ·三维空间数据常用的插值方法 | 第27-31页 |
| ·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三角网的生成 | 第31-35页 |
| ·连续地质体构建地层的实现 | 第35-38页 |
| ·地层中断层的处理 | 第38-42页 |
| 4 科学计算可视化在三维地质体中的应用 | 第42-48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概述 | 第42-43页 |
| ·地质体建模时应用的可视化技术手段 | 第43页 |
| ·OPENGL 简介 | 第43-44页 |
| ·OPENGL 的工作流程 | 第44页 |
| ·VISUALC++6.0 环境下基于 OPENGL 的编程步骤 | 第44-48页 |
| 5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系统 | 第48-67页 |
|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第48-49页 |
|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49-50页 |
| ·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综述 | 第50-58页 |
|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50-52页 |
| ·三维地质体建模 | 第52-53页 |
| ·三维几何变换 | 第53页 |
| ·三维变换矩阵 | 第53-55页 |
| ·比例变换 | 第55-56页 |
| ·旋转变换 | 第56-57页 |
| ·投影变换 | 第57-58页 |
| ·切割处理 | 第58-61页 |
| ·图形特殊技术处理 | 第61-67页 |
|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67-69页 |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