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大麦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12页 |
·试验材料 | 第10页 |
·试验方法及观测项目 | 第10-12页 |
·形态特征及茎蘖动态调查 | 第10页 |
·抗逆性状观察 | 第10页 |
·品质形状的选择 | 第10-11页 |
·产量结构分析 | 第11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11页 |
·生产示范 | 第11页 |
·肥料、密度栽培试验 | 第11-1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2-32页 |
·形态特征及茎蘖动态调查 | 第12-14页 |
·形态特征观察 | 第12-13页 |
·茎蘖动态调查 | 第13-14页 |
·抗逆性状观察 | 第14-15页 |
·抗倒伏性 | 第14-15页 |
·抗病性 | 第15页 |
·品质性状的选择 | 第15-17页 |
·籽粒外观性状 | 第16页 |
·品质性状分析 | 第16-17页 |
·产量结构分析 | 第17-20页 |
·农艺性状调查 | 第17-18页 |
·新复极差法测验显著性 | 第18-20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20-21页 |
·生产示范 | 第21-23页 |
·肥料、密度栽培试验 | 第23-32页 |
4 结论 | 第32页 |
5 问题与讨论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