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采暖居住建筑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的研究

1 绪论第1-13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8-9页
   ·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第9-11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现实意义第11页
   ·本文研究方法及论文组织结构第11-13页
2 采暖设计热负荷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简介第13-26页
   ·采暖设计热负荷简介第13-20页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的计算第13-18页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第18-19页
     ·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第19页
     ·人体和室内其他设备的散热量第19-20页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简介第20-25页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第21-24页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计算第24页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第24-25页
   ·小结第25-26页
3 采暖设计热负荷与耗热量指标的关系第26-38页
   ·采暖设计热负荷与耗热量指标组成的比较第26-27页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组成第26页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组成第26-27页
   ·采暖设计热负荷与耗热量指标计算式的比较第27-29页
   ·采暖设计热负荷与耗热量指标计算式关系的建立第29-32页
   ·平均室内计算温度第32-37页
     ·住宅户型的差异第33-35页
     ·室内热环境的差异第35页
     ·室内平均计算温度的求解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4 算例分析第38-62页
   ·模型建立第38-40页
   ·模型计算(西安)第40-51页
     ·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方法计算第40-43页
     ·本文建立的耗热量指标方法计算第43-45页
     ·耗热量指标的DeST-h计算机动态模拟第45-47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47-48页
     ·围护结构蓄热对耗热量指标的影响第48-51页
   ·模型计算(沈阳)第51-61页
     ·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方法计算第51-54页
     ·本文建立的耗热量指标方法计算第54-55页
     ·耗热量指标的DeST-h计算机动态模拟第55-58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8-59页
     ·围护结构蓄热对耗热量指标的影响第59-61页
   ·小结第61-6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结论第62页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62-63页
附表第63-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构件新型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分析
下一篇: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一体化性能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