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42页 |
第一节 土壤中 Cd的污染源与污染现状 | 第20-23页 |
1. 土壤中 Cd来源概况 | 第21-22页 |
·土壤 Cd自然源与背景值 | 第21页 |
·土壤 Cd人类活动源 | 第21-22页 |
2. 我国农作土壤 Cd污染源与污染现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土壤中 Cd的生物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1. 土壤 Cd全量 | 第23-24页 |
2. 土壤质地 | 第24页 |
3. 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 | 第24-25页 |
4. 土壤有机质含量 | 第25页 |
5. 土壤微生物 | 第25-26页 |
6. Cd与其它元素的作用 | 第26-27页 |
第三节 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与耐性 | 第27-36页 |
1. Cd在植物体内的吸收、积累、分布与化学形态 | 第27-29页 |
·吸收与积累 | 第27-28页 |
·分布 | 第28-29页 |
·化学形态 | 第29页 |
2. 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第29-33页 |
·Cd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9-30页 |
·Cd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30-33页 |
3. 植物对 Cd毒害的耐性 | 第33-36页 |
·减少根系对土壤 Cd的吸收 | 第33-34页 |
·减少根系向地上部和敏感部位 Cd的转运 | 第34页 |
·亚细胞水平的区室化分布 | 第34-35页 |
·改变 Cd的化学结合形态 | 第35页 |
·减轻或消除 Cd造成的毒害作用 | 第35-36页 |
第四节 Cd对植物性食物卫生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36-39页 |
1. Cd对植物性食物卫生品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2. Cd对植物性食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五节 降低粮食中 Cd水平的农作技术措施 | 第39-42页 |
1. 作物种类与品种的选择 | 第39页 |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 第39-40页 |
3. 调节土壤Eh | 第40页 |
4. 使用低 Cd肥料和增施有机肥 | 第40-41页 |
5. 添加锌肥以及维持土壤其它元素平衡 | 第41页 |
6. 避免进行污水或高盐含量的水灌溉 | 第41-42页 |
第二章 水稻植株镉(Cd)积累与分布的基因型差异与环境效应分析 | 第42-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页 |
·处理 | 第42-43页 |
·统计方法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茎叶、籽粒和土壤样品的Cd含量 | 第43-44页 |
·水稻籽粒与茎叶 Cd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第47-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48页 |
·测定与分析项目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株高与叶绿素含量 | 第48-49页 |
·植株镉含量 | 第49-50页 |
·MDA含量 | 第50-51页 |
·SOD活性 | 第51-52页 |
·POD活性 | 第52-53页 |
·CAT活性 | 第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镉胁迫对杂草稻和栽培稻氮代谢的影响 | 第55-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55-56页 |
·测定与分析项目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植株 Cd浓度和积累量 | 第56-58页 |
·氮浓度和积累量 | 第58页 |
·硝酸还原酶(NR) | 第58-59页 |
·谷草转氨酶(GOT) | 第59-60页 |
·谷丙转氨酶(GPT)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第五章 铝预处理提高水稻镉胁迫耐性的研究 | 第62-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63页 |
·取样与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植株地上部和根系 Cd浓度 | 第63-64页 |
·MDA含量 | 第64-65页 |
·SOD活性 | 第65-66页 |
·POD活性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盐预处理和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增强水稻镉耐性的研究 | 第69-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70页 |
·取样与分析 | 第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植株不同器官的Cd浓度 | 第70-71页 |
·MDA含量 | 第71-72页 |
·SOD酶活性 | 第72-73页 |
·POD活性 | 第73页 |
·脯氨酸含量 | 第73-74页 |
·可溶性蛋白质浓度 | 第74-75页 |
3. 讨论 | 第75-77页 |
第七章 铁营养对水稻镉毒害和积累的影响 | 第77-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8-79页 |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78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78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78-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7页 |
·不同铁水平下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79-80页 |
·不同铁水平下镉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80页 |
·不同铁水平对水稻植株 Cd和若干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80-85页 |
·Cd含量 | 第80-81页 |
·铁含量 | 第81页 |
·其它营养元素浓度 | 第81-85页 |
·微量元素浓度 | 第81页 |
·大量元素浓度 | 第81-85页 |
·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 第85-87页 |
·MDA含量 | 第85-86页 |
·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 | 第86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86-87页 |
3. 讨论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11页 |
附录 | 第111-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