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LS的分级聚集组播机制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第二章 IP组播基础 | 第10-29页 |
·组播通信模型 | 第10-11页 |
·组播地址 | 第11-18页 |
·组播IP地址 | 第11-12页 |
·数据链路层组播地址 | 第12页 |
·IP组播地址到数据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映射 | 第12-14页 |
·网络群组管理协议(IGMP) | 第14-18页 |
·组播路由协议及组播树的分类 | 第18-25页 |
·组播树的分类 | 第18-20页 |
·组播核心路由协议 | 第20-25页 |
·IP组播相关技术研究 | 第25-29页 |
·可靠组播 | 第26-27页 |
·安全组播 | 第27页 |
·拥塞控制 | 第27-29页 |
第三章 MPLS的基本原理 | 第29-39页 |
·MPLS 结构与标记格式 | 第29-31页 |
·标记交换路径的建立 | 第31-35页 |
·流量驱动下的LSP建立 | 第31-32页 |
·拓扑驱动下的LSP建立 | 第32-33页 |
·请求驱动下的LSP建立 | 第33-35页 |
·数据分组在LSP上的传输 | 第35-36页 |
·MPLS工作流程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基于MPLS的分级聚集树 | 第39-50页 |
·聚集树(Aggregated Tree) | 第39-40页 |
·分级聚集树设计思想 | 第40-42页 |
·实验模拟平台 | 第42-45页 |
·MPLS实现方案 | 第45-50页 |
·MPLS 在NS2 中的实现 | 第45-47页 |
·MPLS路由表的修改 | 第47-48页 |
·组播群组成员的加入与离开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性能分析评估与比较 | 第50-60页 |
·节点加入/离开群组的方式及时间 | 第50-51页 |
·MPLS分级聚集树性能分析 | 第51-60页 |
·网络结构及参数设定 | 第51-52页 |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52-57页 |
·进一步讨论与性能分析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