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引言 | 第9页 |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9页 |
·本研究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1-19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11-13页 |
·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第13-15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定义 | 第13-14页 |
·几种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4-15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第15-18页 |
·Linux操作系统 | 第15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介绍(ELOS) | 第15-16页 |
·选择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点 | 第16-17页 |
·几种典型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设计 | 第19-47页 |
·Strong ARM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0-22页 |
·Strong ARM平台上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整体结构 | 第22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时化技术的实现 | 第22-30页 |
·实时操作系统特性 | 第23页 |
·Linux在实时性上存在的问题及常用改造方法 | 第23-25页 |
·Linux内核实时化主流方案分析 | 第25-26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时化方案的设计 | 第26-30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技术研究 | 第30-34页 |
·Flash和MTD | 第30-31页 |
·JFFS文件系统 | 第31-32页 |
·混合式文件系统解决方案 | 第32-33页 |
·硬件平台上混合式文件系统的实现 | 第33-34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文化技术研究 | 第34-38页 |
·Linux字符显示原理 | 第35页 |
·内核中文化解决方案 | 第35-37页 |
·Strong ARM平台上内核中文化的实现 | 第37-38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针对Strong ARM平台的内核改造 | 第38-39页 |
·闪存Flash驱动 | 第38-39页 |
·其他设备驱动 | 第39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针对Strong ARM平台的启动优化 | 第39-44页 |
·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 | 第39页 |
·内核的启动优化 | 第39-43页 |
·启动界面改进 | 第43-44页 |
·Strong ARM平台上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性能测试 | 第44-46页 |
·实时内核调动时间精度测试 | 第44-45页 |
·文件系统性能测试 | 第45页 |
·中文显示功能测试 | 第45页 |
·整个系统评估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应用系统集成 | 第47-61页 |
·应用系统项目介绍 | 第47-48页 |
·Intel Strong ARM SA-1110硬件开发板 | 第47页 |
·应用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 第47-48页 |
·Apache服务器的建立 | 第48-54页 |
·Apache服务器 | 第48-49页 |
·SSL协议 | 第49-52页 |
·TLS协议 | 第52-53页 |
·用SSL构建一个安全的Apache | 第53-54页 |
·温度采集系统集成 | 第54-60页 |
·温度传感器LM70 | 第54-56页 |
·Strong ARM与温度传感器LM70的连接 | 第56-57页 |
·温度采集系统软件构成 | 第57-58页 |
·系统集成软件开发 | 第58页 |
·系统测试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