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基本理论 | 第9-16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概念辨析 | 第9-10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1 、人民主权原则 | 第10-12页 |
2 、公民的知情权 | 第12-13页 |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意义 | 第13-16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世界潮流 | 第16-26页 |
(一) 国际法律文件及政府间组织所确立的信息自由权, | 第16-18页 |
(二) 各国国内立法所确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18-21页 |
1 北欧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而且是最早普及情报公开法制的地区 | 第18-19页 |
2 情报公开法在普通法系传统国家中的普及 | 第19-20页 |
3 普通法系国家及亚洲国家的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 第20-21页 |
4 情报公开法在亚洲的迅速发展 | 第21页 |
(三) 西方国家信息公开立法涉及的主要内容比较: | 第21-26页 |
1 、关于信息公开的目的 | 第21-22页 |
2 、关于信息公开与免除范围比较 | 第22-23页 |
3 、实施主体规定比较 | 第23页 |
4 、信息公开的时限 | 第23-24页 |
5 、请求权人限定比较 | 第24页 |
6 、法律责任和救济手段比较 | 第24-26页 |
三、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 | 第26-34页 |
(一)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 | 第26-30页 |
1 、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28-29页 |
2 、政府上网工程 | 第29-30页 |
(二)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不足 | 第30-32页 |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途径 | 第32-34页 |
四、 在信息浪潮下和入世挑战下 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34-38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层次问题 | 第35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概念 | 第35页 |
(三) 认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适用机关 | 第35-36页 |
(四) 政府信息公开和豁免的范围 | 第36页 |
(五) 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 第36-37页 |
(六) 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责任 | 第37页 |
(七) 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