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高等成人业余教育论文

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

摘要第1-9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第9-24页
 引言第9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有关研究状况与最新动态第12-16页
     ·有关成人学习特点的研究第12-14页
     ·有关成人课程和教材开发的研究第14页
     ·有关夜大学的研究第14-16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框架的选择第16-18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本研究选用的基本理论框架第18页
   ·研究的假设、目标与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选点与抽样第19-20页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第20页
   ·问题的分析第20-21页
     ·理论框架第20-21页
     ·分析技术第21页
   ·实施与工作进度第21-24页
第二章 当前学员的状况与特点第24-51页
   ·基本情况第24-25页
   ·职业状况及其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第25-26页
     ·职业基本状况第25-26页
     ·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第26页
   ·知识储备与专业教育基础第26-28页
     ·所受教育概况第27页
     ·专业知识基础第27-28页
   ·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第28-32页
     ·引言:成人学员经验的价值第28-29页
     ·职业经验的计算机专业属性第29-30页
     ·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性经验第30页
     ·学员经验中计算机专业知识卷入程度第30-32页
   ·个体可利用教材外专业学习资源与文化资本第32-36页
     ·专业学习资源第32-35页
     ·文化资本第35-36页
   ·个体存在的学习困难第36-38页
     ·接受专业教材内容的困难第36页
     ·参与课堂学习的困难程度第36-37页
     ·导致学员缺课的因素第37-38页
   ·学习动机第38-41页
     ·学员学习动机总体情况第38-40页
     ·文凭主义倾向第40-41页
   ·学习定向第41-42页
   ·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导素质第42-43页
   ·认知差异第43-45页
     ·智能强项差异第44-45页
     ·学习风格差异第45页
   ·补充的信息:教师对夜大学学员特点的感受第45-47页
     ·夜大学的学员与全日制大学生的差异第45-46页
     ·夜大学现在的学员与以前学员的差异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关于成人学习本质的进一步讨论第48-51页
第三章 现行课程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的调查分析第51-65页
   ·教科书存在的问题第51-58页
     ·学员的总体感受第51-52页
     ·学员所不满意教材的比例第52页
     ·学员不满意教材的原因:教材存在的问题第52-55页
     ·学员对夜大学沿用全日制大学教材的态度与感受第55-58页
   ·教师对教材的满意度第58-60页
     ·学生渠道的反馈第58-59页
     ·教员自己的感受第59-60页
   ·案例研究:对《数据结构》教材的分析第60-61页
   ·教材问题小结第61-62页
   ·其他课程资源第62页
   ·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为何夜大学课程资源存在上述问题?第62-65页
第四章 针对学员特点革新课程资源的理念与策略第65-78页
   ·课程资源革新:学员的观点第65-68页
     ·关于教材革新的主要问题第65-67页
     ·教材以外课程资源开发第67-68页
   ·课程资源革新:教员的观点第68-69页
   ·借鉴研究:国外优秀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案例分析第69-74页
     ·案例分析第69-73页
     ·小结第73-74页
   ·课程资源革新:本研究的建议第74-78页
     ·革新的理念第74-75页
     ·革新的对策建议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附录一: 学生问卷第83-90页
附录二: 谈谈提纲第90-92页
附录三: 访谈材料(教师)第92-106页
附录四: 访谈材料(学生)第106-130页
附录五: 国外教材示例第130-13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规制格式合同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