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税法会计分离的税收筹划空间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立题理论和现实依据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10页 |
|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
|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8-10页 |
| 2 税收筹划的基础理论 | 第10-18页 |
| ·税收筹划的基本概念 | 第10-14页 |
| ·税收筹划的定义 | 第10-11页 |
| ·税收筹划与避税、节税 | 第11页 |
| ·税收筹划的原则 | 第11-12页 |
| ·税收筹划目标分析 | 第12-14页 |
| ·税收筹划的运作 | 第14-16页 |
| ·税收筹划的步骤 | 第14-15页 |
| ·税收筹划的手段 | 第15-16页 |
| ·税收筹划的财务管理内容 | 第16-18页 |
| 3 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分离分析 | 第18-28页 |
| ·分析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框架 | 第18-20页 |
| ·中国特色的法规化、制定式的会计制度 | 第18-19页 |
| ·着力体现中性和公平的复合税制 | 第19-20页 |
| ·税法与会计分离的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 ·我国税法与会计分离的历史 | 第20-21页 |
| ·税法会计分离的实质原因 | 第21-24页 |
| ·分离对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影响 | 第24-25页 |
| ·服务对象衔接问题 | 第24页 |
| ·税收征管方式问题 | 第24页 |
| ·对所得税制提出的挑战 | 第24-25页 |
| ·对会计理论带来的挑战 | 第25页 |
| ·税法与会计的协调(或协作) | 第25-28页 |
| ·差异保持合理的度 | 第25-26页 |
| ·协调与筹划的关系 | 第26-28页 |
| 4 基于会计税法分离税收筹划的可行性研究 | 第28-45页 |
| ·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行性 | 第28页 |
| ·加速折旧的所得税筹划 | 第28-34页 |
| ·折旧节税的原理 | 第28-29页 |
| ·税法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 | 第29-31页 |
| ·运用加速折旧筹划的限制性条件 | 第31-34页 |
| ·存货计价方法的所得税筹划 | 第34-35页 |
|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节税原理 | 第34-35页 |
| ·存货计价筹划的制约 | 第35页 |
| ·会计处理的筹划分析 | 第35-39页 |
| ·税法模糊性和对纳税人的约束 | 第35-36页 |
| ·房产税会计核算的筹划 | 第36-38页 |
| ·合理列支费用项目 | 第38-39页 |
| ·对债务重组的筹划分析 | 第39-42页 |
| ·债务重组的所得税调整 | 第39-40页 |
| ·可获得时间价值的债权人筹划 | 第40-41页 |
| ·债务筹划的限制 | 第41-42页 |
| ·债务重组的其他税收筹划 | 第42页 |
| ·对一些筹划方案的探讨 | 第42-45页 |
| ·对投资核算方法选择的探讨 | 第42-43页 |
| ·关于投资选用资产的探讨 | 第43-45页 |
| 5 结论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