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与卫星之间激光通信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A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任务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与仿真相关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激光通信系统综述 | 第14-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系统指标 | 第14-16页 |
| ·激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与解决途径 | 第16-17页 |
| ·关键技术 | 第16页 |
| ·解决途径 | 第16-17页 |
| ·激光调制发射系统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 ·激光接收系统设计方案 | 第18页 |
| ·APD接收机自适应补偿技术 | 第18-19页 |
| ·高灵敏度抗背景光干扰接收技术 | 第19页 |
| ·系统误码率估算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大气对激光通信影响的数学模型 | 第22-28页 |
| ·大气折射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 ·大气衰减 | 第23-25页 |
| ·大气吸收 | 第23-24页 |
| ·大气散射 | 第24页 |
| ·大气透过率 | 第24-25页 |
| ·大气的湍流影响 | 第25-28页 |
| ·大气湍流的形成 | 第25-27页 |
| ·大气闪烁 | 第27页 |
| ·大气漂移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通信仿真分系统设计 | 第28-42页 |
| ·大气折射仿真模型: | 第28-29页 |
| ·大气湍流仿真模型: | 第29-32页 |
| ·自由空间传播中接收功率仿真模型 | 第32-35页 |
| ·APT仿真模型 | 第35-39页 |
| ·不确定区域与捕获概率建模 | 第35-36页 |
| ·捕获时间建模 | 第36页 |
| ·APT误差分析模型 | 第36-39页 |
| ·空间链路高斯模型 | 第39-40页 |
| ·平台振动的仿真模型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通信仿真总体设计 | 第42-52页 |
| ·仿真原理 | 第42-44页 |
| ·MATLAB/SIMULINK集成仿真环境 | 第44-45页 |
| ·仿真总体框图及概述 | 第45-52页 |
| 第六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56-57页 |
| ·论文总结 | 第56页 |
| ·今后要进行的工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