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诈骗罪
引言 | 第1-12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基本范畴 | 第12-18页 |
(一) 合同的含义 | 第12页 |
(二) 合同诈骗罪合同的含义 | 第12-15页 |
(三) 合同诈骗罪的界定 | 第15-18页 |
二、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第18-35页 |
(一)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 | 第18-20页 |
(二)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 第20-23页 |
(三)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 第23-30页 |
1、合同诈骗罪的罪过形式 | 第23-24页 |
2、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 第24-27页 |
3、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判定 | 第27-30页 |
(四)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 第30-35页 |
三、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认定 | 第35-40页 |
(一)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 第35-37页 |
(二)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 第37-38页 |
(三) 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 第38-40页 |
四、合同诈骗罪的罪数形态 | 第40-46页 |
(一) 合同诈骗罪的连续犯 | 第40-41页 |
(二) 合同诈骗罪的牵连犯 | 第41-43页 |
(三) 合同诈骗罪的竞合犯 | 第43-46页 |
五、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数额 | 第46-53页 |
(一) 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的种类 | 第46页 |
(二) 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46-53页 |
1、合同诈骗罪既遂形态的数额认定 | 第47-49页 |
2、合同诈骗罪未完成形态的数额认定 | 第49页 |
3、合同诈骗罪共犯形态的数额认定 | 第49-50页 |
4、“连环”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认定 | 第50-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