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言 | 第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资源型企业呼唤产业集群 | 第6页 |
·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地区生产力 | 第6-7页 |
·发展乳品产业集群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成长的需要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7页 |
·依托乳品产业集群,提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区域竞争能力,建立草原文化支撑下的内蒙古大乳业 | 第7-8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8-9页 |
第二篇 集群理论综述 | 第9-23页 |
·Porter的集群理论 | 第9-15页 |
·集群的定义和构成 | 第9-10页 |
·“钻石菱形”所表现的集群概念 | 第10-11页 |
·“钻石菱形”的关键要素 | 第11-14页 |
·“关键要素”的互动关系 | 第14-15页 |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 第15-20页 |
·产业集群理论对发展内蒙古乳业的指导作用 | 第20-23页 |
第三篇 国内外乳业发展研究 | 第23-35页 |
·世界乳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23-26页 |
·乳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普遍重视发展乳业 | 第23页 |
·欧美国家主导乳业市场,发展中国家乳业发展加快 | 第23-24页 |
·乳业生产逐渐从增加奶牛头数转变到提高奶牛质量 | 第24-25页 |
·建立健全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乳业一体化发展程度高 | 第25页 |
·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支持乳业发展 | 第25-26页 |
·国内乳业发展情势 | 第26-33页 |
·中国乳业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中国乳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 第27-28页 |
·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态势及走向分析 | 第28-32页 |
·当前存在问题探讨 | 第32-33页 |
·内蒙古乳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3-35页 |
第四篇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第35-53页 |
·内蒙古乳业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中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千里“奶牛带” | 第35-36页 |
·乳品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 | 第36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及特征 | 第36-40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的形成 | 第36-37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37-38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在集群中的地位 | 第38-40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 第40-50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资源的关系 | 第40-41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关键要素分析 | 第41-47页 |
·政府在乳品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第47-48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 | 第50-53页 |
·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50-51页 |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所处发展阶段的界定 | 第51-53页 |
第五篇 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思路 | 第53-62页 |
·制定乳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53-54页 |
·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品牌 | 第54页 |
·积极引进乳品业及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丰富产业集群 | 第54-55页 |
·积极探索、发展“奶牛合作社”组织,建立健全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5-56页 |
·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能力,强化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56-57页 |
·注重竞争中的合作 | 第57页 |
·建立区域内创新网络,从组织上增强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 | 第57-58页 |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建立产业集群健康成长的支撑体系 | 第58-62页 |
·调整乳业协会的组织结构,促进区域网络建设 | 第58页 |
·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健全生产要素市场 | 第58页 |
·赋予“草原文化”更多更新的内涵,培养创新文化 | 第58-59页 |
·要全方位对乳品产业集群提供科技创新体系支持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