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一、前言 | 第6-10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 1、国家政策 | 第6页 |
| 2、政府能力 | 第6页 |
| 3、企业意愿 | 第6页 |
| 4、企业办学两难 | 第6-7页 |
| (二) 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的意义 | 第7-9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二、包钢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4页 |
| (一) 企办基础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 (二) 包钢高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 三、办学主体多元化概念、原则、意义、前景 | 第14-20页 |
| (一) 办学主体多元化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 (二) 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意义 | 第16-17页 |
| (三) 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 第17-18页 |
| (四) 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前景 | 第18-20页 |
| 1、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 2、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现实依据 | 第18-20页 |
| 四、包钢高中教育实现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对策 | 第20-29页 |
| (一) 实现多元化办学主体的不同模式 | 第20页 |
| (二) 包钢高中教育实现多元化办学主体的不同模式及其实际运用 | 第20-26页 |
| (三) 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注意事项 | 第26-29页 |
| 注释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