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祁彪佳戏曲理论研究--兼与吕天成、狄德罗比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言第8-12页
第一章 祁彪佳创作的文化生态第12-25页
 第一节 吴越戏曲文化及结社风气第12-19页
  一、心学思想熏陶第12-15页
  二、吴越戏曲文化第15-18页
  三、吴越结社风气第18-19页
 第二节 祁彪佳与吴越曲学家的交游第19-25页
  一、曲学知音袁于令第20-21页
  二、曲中文友孟称舜第21-23页
  三、曲坛挚友张岱第23-25页
第二章 祁彪佳戏曲理论内涵第25-40页
 第一节《远山堂曲品剧品》主要内容第25-30页
  一、论戏曲语言第25-27页
  二、论戏曲“构局”第27-29页
  三、论戏曲意境第29-30页
 第二节《远山堂曲品剧品》的批评特色第30-35页
  一、客观、严谨的批评态度第31-32页
  二、超凡脱俗的批评理念第32-35页
 第三节《远山堂曲品剧品》的时事剧理论第35-40页
  一、虚实相生的创作原则第35-37页
  二、生动鲜明的典型形象第37-38页
  三、一人一事的“炼局法”第38-40页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的祁彪佳戏曲理论第40-53页
 第一节 祁彪佳与吕天成戏曲理论比较第40-46页
  一、与吕天成曲品著作比较第41-43页
  二、与吕天成批评观念比较第43-46页
 第二节 祁彪佳与狄德罗戏剧美学比较第46-53页
  一、注重反映时代精神第46-48页
  二、强调戏剧的教化功能第48-50页
  三、重视剧作家的人格精神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海红树林根系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的T-RFLP分析及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下一篇:壮语四音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