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10-15页 |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二、影响留守儿童教育因素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同辈群体与留守儿童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四、同辈群体作用机制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本文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第二章 调查地点概况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广西马山县概况 | 第17-20页 |
一、马山县经济、产业、社会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二、马山县教育情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古零镇石丰村概况 | 第20-26页 |
一、古零镇概况 | 第20-21页 |
二、石丰村概况及留守儿童概况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点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先赋性和目的交叉性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对象的稳定性与方式的自由性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凸显 | 第30-32页 |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地缘性和血缘性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同辈群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表现 | 第35-48页 |
第一节 同辈群体与留守儿童学习行为 | 第35页 |
一、留守儿童模仿同辈群体的行为 | 第35-38页 |
二、同辈群体拒绝影响留守儿童学习行为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同辈群体与留守儿童性格及心理 | 第40页 |
一、同辈群体与留守留守儿童性格 | 第40-45页 |
二、同辈群体与留守儿童情感心理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机制 | 第48-55页 |
第一节 循环强化的归属驱动效应 | 第48-50页 |
第二节 群体压力促成顺从效应 | 第50-52页 |
第三节 成员间互为助力与抑制效应 | 第52-5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5-58页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